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一运动
释义 San-yi Yundong
三一运动(卷名:外国历史)
March 1st Movement
  朝鲜人民反对日本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爱国运动。因爆发于1919年3月1日,故名。主要参加者是学生、工农大众和市民。以这一运动为发端的反日斗争一直延续到6月底,最后被日本镇压下去。
  历史背景  1910年朝鲜被日本吞并后,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压迫日益深化。朝鲜人民在日本军警统治下,丧失了一切自由和权利,生活极端贫困,反抗斗争的形势一触即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朝鲜留日学生和流亡海外的民族主义者不断向国内介绍世界新形势,宣传民族自决思想,从而影响和推动了朝鲜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运动始末  1919年1月,李氏朝鲜废帝高宗(李熙)暴卒,传为日本人所害,因而激起朝鲜人民多年的积愤,成为反日爱国运动的导火线。2月8日,朝鲜留日学生在东京发表宣言(《二八独立宣言》),号召人民“为自由而溅其热血”,得到国内学生的响应,从而揭开了三一运动的序幕。这时,以孙秉熙等人为代表的朝鲜民族主义者也在积极活动,幻想依靠帝国主义的“民族自决论”来谋求独立。他们自诩为“朝鲜民族代表”,组成独立运动总部,控制了运动领导权。孙秉熙等事先与学生商定,利用高宗国葬之机,于 3月1日下午2时在汉城塔洞公园集会,发表独立宣言,举行游行请愿。但举事前,这些人却慑于人民高涨的革命气势,不敢参加群众集会。而躲到一家饭馆里,把事先拟好的《独立宣言书》宣读一遍后,向总督府警务总监部自首。学生和市民等没有被他们的变节行为所动摇,纷纷涌上街头,当众宣读《独立宣言书》,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参加人数达30多万,并同前来镇压的日本军警进行搏斗。当天,平壤、元山等地也同时举行示威和暴动。3月中旬,斗争浪潮迅速推向全国城乡,工农大众成为主力,暴动的人民到处袭击日本官厅,破坏交通,处决日本官吏、走狗和恶霸地主,把运动推向高潮。全国有11个府、 206郡,200 多万人示威和暴动。海外侨民也举行示威游行,响应国内的斗争。这一运动也得到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支援。


  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工人参加示威和暴动,有力地推动了运动的发展,但当时朝鲜工人阶级还没有成长起来,故未能实现无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农民是这一运动的基本力量,亦未能把民族解放同农民土地斗争结合起来;加之人民群众与日本殖民当局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因而在日本帝国主义武装镇压下失败了。但是,三一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表明朝鲜人民是不可征服的。经过三一运动,朝鲜人民对资产阶级寄予的期望开始破灭,逐渐从马克思主义和工人阶级那里找到新的旗帜。三一运动是朝鲜全民性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斗争,以此为转折点,朝鲜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进入了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朴殷植:《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维新社,上海,192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