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产流
释义 chanliu
产流(卷名:水利)
runoff production
  从降水开始到径流产生的过程。降水在产流以前要经受许多损失,其中包括:①植物叶面截留;②渗入土中补充薄膜水与毛管水;③填满地面的凹坑,称为填洼。如尚有剩余,就成为产流量。
  R.E.霍顿在1933年提出,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的下渗强度时,超过部分形成地面径流。当土壤湿度已达到田间持水量,土中自由水将稳定进入地下水库,形成地下径流。霍顿产流理论可概括为:超渗形成地面径流,稳定下渗形成地下径流。20世纪60年代以来,山坡水文学的观点对此有所发展,认为对缺乏植物的干旱地区霍顿产流理论是符合的,而对植物茂密的湿润地区则不符。在湿润地区,由于存在着腐植土层,下渗能力很大,极难超渗,地面径流是在表土层土湿达到饱和以后产生的,称为饱和坡面流。同时,在表土层内部要形成壤中流,在土壤中流动。山坡水文学提出的壤中流与饱和坡面流的观点,是对霍顿产流理论的发展。此外,山坡水文学还很强调产流在流域面上分布的不均匀性。中国学者在60年代提出在湿润地区以蓄满产流为主,干旱地区以超渗产流为主的结论,与山坡水文学的观点是一致的。蓄满产流是指土湿达到田间持水量以后才产流。
  参考书目
 华东水利学院著:《中国湿润地区洪水预报方法》,水利电力出版社,北京,197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