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军事系统工程
释义 junshi xitong gongcheng
军事系统工程(卷名:军事)
military system engineering
  军事上运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技术和方法。它是由众多学科相互融合、渗透而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是军事科学的一个技术学科。军事系统工程的基本要素,包括军事目的、备选方案、军事模型、数据资料、费用效果和军事评价标准等,其特点是强调大系统的整体效益,而不是子系统的局部效益;强调系统的综合求优,而不是单一指标的优化。
  简史  系统思想的产生,来源于实践,其发展和应用经历了漫长时期。早在公元前,中国就产生了朴素的系统思想,《孙子兵法》系统总结了前人的战争经验,在阐述作战问题时就提出了要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近代的军事系统工程思想,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F.W.兰彻斯特应用“系统论”的思想,在研究飞机对抗效果中导出了一系列数学方程,这就是后人称为兰彻斯特方程的战斗损耗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先后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具体的作战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促进了现代军事系统工程的发展。英国在战争初期为对付德国法西斯的进攻,曾运用系统分析和混合编组的方法,解决海、空军协同作战等问题,大大提高了作战效果。这种方法,是现代军事系统工程的雏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些国家把这种系统学方法逐步推广应用到国民经济的管理。美国的军事系统工程研究,是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用于新型武器和技术装备研制的论证分析,以及对军事问题进行宏观定量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R.S.麦克纳马拉任国防部长期间,大力推广和运用军事系统工程的方法,如在国防管理上发展起来的 CPM(关键线路法)、PGRT(计划评审技术)以及PPBS(规划计划预算制)等,一直沿用至今。战后,苏联和东欧、西欧各国也都在国防、军事领域中推广和运用军事系统工程的方法。
  中国于50年代初即在军事院校中着手进行对军事系统工程的研究。50年代中期,钱学森教授等倡导在武器装备发展和经济规划中运用系统分析。此后,相继成立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开展了军事运筹学、军事系统工程、作战模拟以及武器论证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法和步骤  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通常可分为:系统分析、模型、模拟、概率统计、投入产出、数学分析、运筹分析、图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决策等。系统工程的研究步骤是:①认识问题的分析价值,以及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②提出问题,确定问题的范围,并简化到易于量化和分析的程度;③确定系统目标和衡量目标的准则(即数量指标);④根据实际需要,综合分析系统特点,拟定适用的备选方案;⑤构造和建立模型,对系统进行相关的定量描述;⑥评价行动方案,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通过计算分析,选择最佳系统;⑦实施方案检验,根据建立的系统,在社会实践中加以检验;⑧不断吸收反馈信息,在动态过程中改善系统结构、模型和运行机制。
  军事系统工程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军事系统工程已广泛用于国防和军事系统的战略分析、计划规划的预测、作战指挥的模拟、部队和院校的训练、武器装备的研制与使用、后勤保障和物资供应、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军队组织体制和管理,以及其他与军事活动有关问题的分析与优化技术。其发展趋势是:①研究的对象更加复杂,由研究单一的军事问题,发展到研究军事与社会、经济、技术等相互交叉而又统一的复杂问题;②研究的规模日趋庞大,由解决一般的战术问题、武器装备研制问题,发展到解决国防战略、军事战略以至经济贸易竞争、多极博奕等问题,其运算工作量达数百亿人年;③研究的范围更加扩展,由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发展到对预测科学和未来学的研究;④研究的技术手段──计算机的应用不断微机化与高功能化,其硬件支撑系统也不断向多台微机联网的分布式系统发展;⑤研究的系统日趋高层化,向建立人 -机结合的智能化系统的方向发展。由于军事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不断涉及到指挥领导艺术、战略决策分析等高层次的系统,采用过去的定量分析方法难以满足要求,随着定性分析与不确定因素的范围相对扩大,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模型方法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人的经验判断和智力思维,向人 -机专家系统智能化方向发展;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引入新内容,逐步形成新的综合性知识体系,用来解决复杂的军事大系统问题;⑦研究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向“综合技术体”这一系统组合效应方向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