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傣剧
释义 dɑiju
傣剧(卷名:戏曲 曲艺)
  傣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潞西、梁河、陇川、瑞丽等县和保山地区的保山、腾冲、龙陵等县傣族聚居区。傣剧是在“冒少对唱”(男女对歌)、“耍白马”(逢年过节到各家祝福的一种歌舞)、“银海”(赶着牛表演的歌舞)等傣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经过向云南花灯学习,发展为带有一定情节、人物的“十二马”、“布屯腊”(犁田的老汉)等歌舞和歌舞小戏,吸收滇剧的剧目、表演、打击乐,逐渐形成的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辛亥革命前,干崖(现属盈江县)土司集中民间艺人和知识分子30多人,组成了傣剧第一个专业班社。唱腔以傣族民歌演变而成的“戏调”为主。“戏调”分羽调式与徵调式两类,前者主要流行于盈江、梁河、陇川一带,后者主要流行于潞西。而芒市等城镇,则以羽调式为男腔,徵调式为女腔。以后又演变出小生腔、老生腔、草王腔(净腔)等腔调。1961年,成立潞西县傣剧团后,又进一步吸收了芒市城子山歌、芒市坝子山歌、瑞丽山歌、孔雀歌、朗诵调等傣族民间曲调,使唱腔更加丰富。传统傣剧只用打击乐伴奏,多由堂鼓(领奏乐器)、大锣、大钹、碗锣(即滇剧中之咚字锣)等组成,也有采用滇剧打击乐和象脚鼓、铓锣等傣族民间乐器混合组成。潞西县傣剧团开始试用丝竹乐,以板胡领奏,并配以葫芦琴、等傣族乐器。但至今多数演出团体仍只用打击乐。
  傣剧的表演是在提炼本民族各种舞蹈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族戏曲的表演技巧而发展丰富起来的,具有较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剧目有根据傣族民间传说和民间叙事诗改编的《帕罕》、《千瓣莲花》、《红莲宝》、《阿暖海东》、《郎金布》、《七姐妹》、《思南王》等;有根据汉族戏曲和小说演义改编的《三圣归天》、《王莽篡位》、《三下河东》、《穆柯寨》、《花果山》、《大闹蟠桃会》等;有按历史故事、传说编演的《沐英第一次征南》、《张四姐》等;有新创作的现代戏《波岩三回头》、《波过石的婚礼》、《金湖缘》、《国境线上》、《三丑会》等。较有影响的剧目有《布屯腊》、《陶和生》、《娥并与桑洛》、《岩佐弄》等。德宏州文工团傣剧队及德宏所属各县文工队是傣剧的专业演出团体,此外凡较大的傣族村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组织。名演员有朗俊美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2: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