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苏轼 |
释义 | Su Shi 苏轼(1037~1101)(卷名:美术) ![]() 苏轼是宋代杰出的书法家,居北宋书坛“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之首。苏轼书法早年学徐浩、柳公权,中年又学颜真卿、杨凝式,最后形成独特的风格。他精于行书及楷书。苏轼的行书与黄庭坚的清劲、蔡襄的温淳婉媚不同,而是笔墨丰肥圆润、浑厚爽朗;因其修养广博,故“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天真平淡,格调俊逸,以气韵见胜。自谓“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等,立论皆甚精辟。其传世作品主要有《黄州寒食诗帖》(见彩图)、《前赤壁赋》、《新岁展庆帖》、《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等,石刻则有《柳州罗池庙碑》、《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表忠观碑》等。其中《黄州寒食帖》用笔浑厚遒逸、跌宕多变,富有情感,被认为代表了他行书的最高成就。 ![]() ![]() 苏轼在绘画创作及理论中也有重要贡献。他善作枯木、怪石、墨竹,时出新意,又画寒林,自谓已入“神品”,于院画及职业画家追求形似之外,独辟蹊径。他写字作画皆重视抒情写意,一时兴来,辄提笔挥洒。《自题郭祥正壁》诗云:“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枒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黄庭坚亦谓苏轼:“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这正是他即兴作书绘画的写照,故其画运思清拔,风格卓绝,显露鲜明的主观意趣。正如米芾所说:苏轼“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蟠郁也。”其作品流传甚少,传为他画的《木石图》中犹可见其画风。苏轼题跋及诗文中每涉及绘画,立论亦精辟深刻。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一诗中有“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之语,力主以天工清新为最上乘,反对雕琢及片面追求形似。又在《跋宋汉杰画山》中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毛皮、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便倦”,对宋代兴起之文人士大夫绘画潮流及其创作予以极高评价。他又推崇王维,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凤翔八观》诗中谓“道子(吴道子)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王维)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将王维艺术成就置于吴道子之上,都集中体现了其绘画艺术中与前人不同的独到见解,对元明文人画发展也有极大的影响。 ![]() 苏轼次子苏过,字叔党,亦善作怪石丛篁,画山水时出新意,“远水多纹,依岩多屋木,皆人迹绝处,并以焦墨为之”,是典型的士大夫画风,其作品不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