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元气
释义 yuanqi
元气(卷名:哲学)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指构成万物的原始物质。先秦时代,《管子》、《庄子》、《荀子》皆讲过气,但没有“元气”一词。《鹖冠子》的《泰录篇》说:“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以元气为天地的本原。汉代著作中,“元气” 的名词屡见不鲜。《淮南子·天文训》说:“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其中“宇宙生气”句,《太平御览》卷一引作“宇宙生元气”。汉代纬书中多次讲元气,《太平御览》引《河图》说:“元气无形,汹汹蒙蒙,偃者为地,伏者为天也。”又引《礼统》说:“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自焉”。《白虎通义·天地》篇认为“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汉代著述中所讲的“元气”大多认为是构成万物的原初物质。但是,它并非等同于世界的本原。《易纬》中的《乾凿度》认为,宇宙演化图式是:由太易到太初、太始、太素、浑沦、天地,而后万物。太易是虚无寂静的状态,未始有气。《淮南子·天文训》也认为“道”才是万物的本原,气是后来生出的。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唐代柳宗元在《天对》中认为天地开辟以前唯有元气:“庞昧革化,惟元气存”。宋代到明清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多讲气,很少提到元气。唯明代王廷相既讲气,又讲元气,他说:“天地未判,元气混沌,清虚无间,造化六元机也。”又说:“有形,生气也;无形,元气也。元气无息,故道亦无息。”明确肯定元气是天地未分的原始浑沌总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