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民主同盟
释义 Zhongguo Minzhu Tongmeng
中国民主同盟(卷名:政治学)
China Democratic League
  简称民盟。以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是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
  民盟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成立,当时的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参加的党派有: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后改称民主社会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后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还有其他人士。同年10月10日在香港《光明报》发表成立宣言和“十大纲领”。1942年,沈钧儒领导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至此,有“三党三派”之称。民主政团同盟最初的政治主张是: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团结,并积极组织成员参加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宪政运动。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将名称改为现名,由团体会员制改为个人参加。同年10月发表《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1945年10月,民盟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政治报告》、《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民主同盟纲领》、《中国民主同盟组织规程》。会议提出了“反对独裁,要求民主;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政治主张。
  1946年 1月,民盟参加了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政协会议和国共两党和谈的过程中,民盟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力促和谈成功。与此同时,参加和支持学生民主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李公朴、闻一多、杜斌丞、杨伯恺、于邦齐等优秀盟员在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尤其在反对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大会”的斗争中,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行动一致,拒绝出席大会,并先后把投靠国民党的中国青年党和民主社会党清除出民盟。1947年10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总部被迫解散。民盟地方组织和民盟盟员转入地下斗争,民盟的海外组织积极开展活动,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1948年 1月,民盟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成立临时总部,公开宣布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同年 5月,民盟与各民主党派一道,通电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 3月,民盟总部由香港迁到北平(今北京)。同年9月,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盟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参加国家政权,推动盟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特别是在参加国家文教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6年 2月和1958年11月,民盟先后召开第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一切为了社会主义”的口号。为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民盟积极发挥作用,就知识分子问题和文化教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远见的意见和建议。“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民盟被迫停止活动。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盟逐步恢复活动。1979年10月和1983年12月,民盟先后举行第四、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民盟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此后,民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完善和发展业已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继续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同时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经济建设、文教建设和其他方面重大问题的协商和讨论;组织和推动盟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为四化建设服务;协助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进一步调动盟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开展教育改革的调查研究工作,向政府部门反映意见、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以智力开发为主要内容的面向社会的服务活动,民盟的组织有较大的发展。
  1988年10月,民盟举行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确定了民盟新阶段的基本任务和政治主张,修改了章程;号召全盟同志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下,推进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民盟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召开1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中央委员会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社会服务部、政策研究室以及文教委员会、科技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等工作部门。民盟1987年 1月设立中央参议委员会,它是民盟的荣誉机构,也是中央委员会的咨询和参议机构,任期与中央委员会相同。地方组织的领导机关是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由它产生的委员会。基层组织是支部。民盟中央主办有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群言》(月刊),1985年4月创办。到1990年底,民盟有盟员10万余人,省级组织29个,市(县)级组织337个;民盟盟员中有8800余人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有 510余人担任各级人大、政协的领导工作,还有一些人参加了政府部门的领导工作。
  民盟成立时中央委员会主席为黄炎培(1941年 3月~1941年10月)。以后历届中央委员会主度及在职时间为:第一届张澜(1941年10月~1955年2月),第二、第三届沈钧儒(1955年2月~1963年6月),第三届杨明轩(1963年12月~1967年8月),第四、第五届史良(1979年10月~1985年),第五届胡愈之(代主席,1985~1986),第五届楚图南(1986年~1987年11月),第六届费孝通(1987年 1月~  ),名誉主席楚图南。第一任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苏步青(1987年 1月~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