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释义 | quanguo zhongdian wenwu baohu danwei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卷名:考古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以及石刻等文物。对这些文物保护单位要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并分别设置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其保护范围和记录档案,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报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为使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妥善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专门制定了有关规定。对这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考古发掘,要由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社会科学院审核后,报经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先后核定公布了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台湾省的暂未列)。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计180处,于1961年3月4日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计62处,于1982年2月23日公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