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
释义 Yindunixiya Gongchandang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卷名:外国历史)
Partai Komunis Indonesia
  印尼工人阶级政党,1920年 5月23日在三宝垄成立。前身是1914年荷兰社会主义者H.J.F.M.斯内弗利特(即马林,1883~1942)建立的“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它为印尼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印尼工人运动蓬勃发展,1920年“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第7次代表大会决定改名为“东印度共产主义联盟”,同年12月加入第三国际。1924年又改称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选举司马温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26年印尼共领导印度尼西亚民族大起义,遭到荷兰殖民者残酷镇压,印尼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1935年重建地下印尼共中央机构,聚集力量,致力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工作。
  日本占领期间,印尼共一些党员投身于武装抗日斗争,一些青年党员与其他民族主义青年组织成员一起进行地下宣传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尼共积极参加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印尼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人沙利佛丁任首届政府国防部长。1947年6月,出任总理,领导抗荷斗争。1948年,印尼共通过“印尼共和国新道路”决议,总结独立以来的经验教训并提出新时期的路线。同年 9月爆发“茉莉芬事件”,印尼共再次遭到残酷镇压。1951年印尼共转入公开活动。同年印尼共组成以D.N.艾地为首的新的党中央。从50年代初开始,印尼共对外坚持反帝、反殖斗争,对内致力于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大力发展党的组织。1955年在印尼全国第1次普选中,印尼共一跃成为全国四大政党之一。1959年和1962年,印尼共第6、第7次代表大会制定“通过以工农为主体,以‘纳沙贡’(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的简称)为核心,以建国五原则为基础的民族统一战线,完成民族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62年拥有 200多万党员。1965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九·三○”事件,印尼共遭到第3次大规模镇压,几十万党员和艾地等主要领导人惨遭杀害或被关入监狱,从此,印尼共进入最困难时期。第3次转入地下。
  党刊为《人民之声》、《红星》,党报为《人民日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