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全息电影
释义 quɑnxi diɑnying
全息电影(卷名:电影)
holographic motion picture
  用全息摄影的方法制作和显示的电影。影像是立体的,有纵深感,亮度范围比普通摄影和电影大得多。
  全息摄影是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来记录影像和重现影像。全息片完全是光波波前的记录,直接看到的只有许多细纹组成的图案,看不出和拍摄对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是,当用激光来照射全息片时,不需戴任何特殊的眼镜,就能看到在全息片后有一个完全立体的影像。拍摄全息片要用相干光源和高分辨率的感光片,还需规定光路的分光束器和反光镜,但不用物镜。拍摄过程如图:相干光源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2),称参考光束(4);一束射向被摄物体(3),经它反射再达到感光片,称为物体光束 (1)。两条光束在感光片平面相遇,由于它们所经光程不同,以致相位不同,因此发生干涉现象,产生干涉图案,由感光片记录下来,成为全息片。


  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的波长和方向是相同的,它是波前为平面、连续前进未受干扰的单色光。这种光是产生干涉图案的重要条件。产生全息图的原理可以追溯到300年前,也有人用较差的相干光源做过试验,但直到1960 年发明了激光器──这是最好的相干光源──全息摄影才得到较快的发展。
  全息片记录的物体影像是如下图再现的:激光器(2)发出相干光照射全息片(3),被干涉图案折射产生虚像(1),眼中看到实像(4)。观看时影像随观者眼睛的位置高低而左右移动,当与看实物的位置一致时,影像是立体的,有纵深感。在单片乳剂上同时记录几个影像,改变入射光的角度以依次再现这些图像,这便是全息电影的原理。全息电影初期只能拍摄小件物体的动态,也只能供一两个人观看,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发展后用来再现个别人物和小范围实际景物的动态。1976年,苏联电影科学研究所放映了可供数十人观看的全息电影。放映时用了一块2×2米2的全息幕。拍摄所用的感光材料是特制的70毫米电影胶片,分辨率(见分辨率)达1万线/毫米。全息电影也可用和普通电影逐格曝光相似的方法拍摄。


  全息电影仍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大范围拍摄;供全息摄影用的彩色片;供数百人甚至更多人观看的显示系统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