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仡佬族
释义 gelɑozu
仡佬族(卷名:民族)
Gelao nationality
  中国的少数民族。(见彩图)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包括遵义、仁怀、安顺、关岭、 普安、 清镇、平坝、黔西、大方、织金、金沙、贞丰、晴隆、六枝、水城等20多个市县;少数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 马关、文山、富宁等县。人口为53802人(1982)。
 


  因为人数少而居住分散,所以各地仡佬语差别很大,甚至分散在同一个县的仡佬人也往往不能互相通话。当前,仡佬族中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人还会说仡佬语。汉语是仡佬族的主要交际工具,不少人还会讲苗语、彝语或布依语等,有的甚至一人兼通三、四种语言。仡佬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未定。仡佬族没有文字,通用汉文。
  族源及其历史发展  仡佬族与古代居住在今贵州一带的僚人(见僚)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唐代以后,史书中出现了“葛僚”、“仡僚”、“佶僚”等族称,“仡佬”一名则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明嘉靖《贵州图经》说:“仡佬,古称僚。”田汝成著《行边纪闻》也说:“仡佬,一曰僚。”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有古代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着统裙和凿齿, 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 均证明仡佬族与古僚人有渊源关系。古僚人,是西汉时夜郎国(主要在今贵州、云南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距今2100多年前, 夜郎境内的僚人亦 “魋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已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出现了村落和集镇,有了君长,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公元前130年,汉朝以夜郎地设置犍为郡,前111年又分设牂牁郡。从此,这一带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逐渐密切。汉族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影响了僚人社会,从而缓慢地向封建社会过渡。7世纪时,唐朝在今贵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县。这时,僚人社会的生产力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农民生产的稻、麦等粮食已有一部分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他们纺织的“僚布”质量也很好,成了上缴封建王朝的贡品。
  从唐、宋到清代,仡佬族处于封建王朝和当地土官的统治之下,遭受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元、明时期,仡佬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为外族土司统治。明、清两代又在这些地方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明末清初实行改土归流,至清雍正年间以后,除贵州彝族土司所辖黔西、大方等地外,大多数仡佬族人民直接受中央王朝委派来的流官统治。在这数百年间,仡佬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在不断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缓慢地发展着。至清代末期,贵州仡佬族中已出现相当多的但还没有完全脱离农业的个体手工业者。有的以做铁工、铸犁为业,史称“打铁仡佬”。湘西的仡佬族工匠,还能制造精巧的鸟枪,射程可达20多丈。农民、手工业者已能织出斜纹布和精致耐用的“铁笛布”,妇女能用羊毛编制统裙。仡佬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商品交换已十分频繁。有的农民经常驾货船或木筏,替商人运输。
  1840年以后,鸦片和洋纱、洋布等输入仡佬族地区,铁笛布等手工业产品受到了严重排挤,农村经济日渐萧条。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地主、官僚资产阶级的重重压榨下,仡佬族农民大多失去了土地,许多人为了糊口,不得不外出帮工,流浪各地。广大农民衣不蔽体,以野菜充饥者比比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贵州遵义有个闻名的“棕衣乡”──平正乡,80%的仡佬族农民靠用棕片连起来的棕衣御寒,冬天常常是全家老少彻夜围着火坑取暖,熬过严寒季节,过着极为悲惨的生活。
  反帝反封建斗争  为了反抗封建王朝的统治,古代包括仡佬族先民在内的僚人,曾多次进行武装斗争。如7世纪中叶,川西雅州、邛州、眉州一带的僚人,因反对繁重的劳役而爆发了规模很大的起义。9世纪中叶,四川戎州(今宜宾)、泸州(今泸州市)一带的“葛僚”(仡佬)因反抗封建官吏巧取豪夺而愤起反抗,一直打到四川三台一带。对于外来侵略,古代仡佬族人民也有英勇斗争的记录。如16世纪中叶,仡佬族人民与土家族、苗族一起应召赴浙江一带作战,以抵抗倭寇入侵,在保卫祖国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19世纪中叶,仡佬族农民参加了贵州各族人民举行的咸同起义,斗争历时达10余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1943年贵州贞丰县爆发了以布依族为主的反抗国民党暴政的斗争,附近的仡佬族人民积极响应,共同攻下县城,杀死恶霸地主,赶走了伪县长,释放了被关押的群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遵义平正乡及其附近的仡佬族青年武装起来反抗征兵,迫使国民党的爪牙不敢进入村寨为非作歹。
  文化和风俗习惯  仡佬族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故事、谚语较多。 民歌可分为山歌、儿歌、酒歌、孝歌4类。曲调不同,各有特点。古老的民歌以三言、四言以至十余言不等的长短句组成。近二三百年间,受汉族诗歌体裁的影响,多用七言绝句或古风体,并多借用汉语词句。民歌内容大多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和歌颂青年男女爱情的,也有记叙历史故事和总结农事经验的。
  由于仡佬族长期和汉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杂居共处,衣、食、住及婚姻、丧葬、节日等风俗习惯,已和邻近的兄弟民族大同小异,特点不甚显著。妇女原来穿着的短上衣、长统裙、勾尖鞋,在距今八九十年前就少见了。男女青年的婚姻,建国前大多由父母包办,婚龄在15至20岁之间。贵州普安县的一部分仡佬族群众,建国前夕还保留着一种古代僚人的遗俗:女的出嫁前要打掉上腭犬齿1~2颗,史称“打牙仡佬”。
  春节是仡佬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从正月初一到十五,要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比较别致的是“打花龙”和“打篾鸡蛋”。花龙用细蔑编成小球,内装碎碗片和一二枚铜钱,使其相撞成声。打的时候,人们聚集在花龙坡上,两人一组对垒,男女老幼都可参加。篾鸡蛋比花龙稍大,也是用竹篾编成圆球,里面塞有稻草。现在,节日里除这类传统的文娱活动外,各项球类运动和各种歌舞节目逐渐增多,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采。农历十月初一过“牛王节”,届时做两块大糯米糍粑挂在牛角上,牵牛到水边,让牛看其影子,然后用糯米粑喂牛。
  仡佬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有很多禁忌,如正月初一不扫地、不挑水、不煮生、不倒水于门口、不下地劳动等。
  建国后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仡佬族人民开始享受民族平等权利。1953年参加了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建立,1956年又在贵州遵义和仁怀建立两个民族乡。仡佬族散居区的乡、区和县的各族各级人民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大会,都注意照顾仡佬族,有仡佬族的代表参加。贵州省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有仡佬族的代表参加。建国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生产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随之不断提高。贵州安顺县弯子寨78户仡佬族农民,建国前多数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到1956年,全寨农家即由缺粮户变为余粮户。1978年虽遇特大旱灾,粮食总产量仍比建国初增加一倍以上。过去被称为“棕衣乡”的遵义平正仡佬族乡,在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第二年,就人人穿上了棉布衣衫。建国前仡佬族人民大多是文盲,现在各地均办了学校。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7个仡佬族村已经办了4所民族小学;贵州平正仡佬族乡除办民族小学,还办了民族中学。仡佬族的适龄子女能就近上学,有的甚至上了大学,是有史以来没有的。一代有文化的新农民已在仡佬族群众中成长起来。
       
 


  参考书目
 《史记·西南夷列传》卷一百十六,中华书局,北京,1982。
 《魏书·僚传》卷一百零一,中华书局,北京,197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