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的冰雹
释义 Zhongguo de bingbao
中国的冰雹(卷名:中国地理)
hails of China
  冰雹和它所伴随的雷暴、大雨、飑线及龙卷等,是中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中国冰雹分布范围之广,年降雹日数之多,降雹季节之长,所造成灾害之严重,在世界亦很突出。在中国古书上关于雹灾的记载很多,历史上黄河中游地区有记录的雹灾在280次以上。
  冰雹的时空分布   中国多雹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区。青藏高原为世界年雹日数最多、多雹区范围最大的高原,唐古拉山地区年雹日在20天以上,黑河为35天,大雪山两侧13~20。天山、祁连山、阴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大山脉地区,年雹日一般都在3天以上,多雹中心达7天甚至10多天。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年雹日也为1~3。
  沙漠地区、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及沿海,年雹日数一般都不超过1天。
  中国的降雹一般出现在春、夏和早秋。随夏季风的进退,从早春到盛夏,多雹区(特别是雹灾区)有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推移的特点,秋季后又反向移动。因而,中国北纬33°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降雹一般发生在 4~10月,但南方则四季都可能降雹。
  在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大山区,降到地面的多是小雹或霰,因而很少成灾。中国南方冬季的降雹也多是小冰雹和霰而很少成灾。
  中国东部南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尤其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地区,虽然一测站要在1~2年或几年才观测到一次降雹,但多出现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节(如麦收季节),又常形成大雹块并伴有雷雨大风,因此,造成严重危害。这种强雹暴呈条、带,离散分布在很大范围内发生,一日可影响几省数十县。
  形成条件   在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南部及一些大山东侧,这些地区由于具备了有利雹暴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成为中国雹灾频繁的地区之一。例如,内蒙古高原南部位于中纬度西风急流影响下,并受蒙古低涡和东北冷涡影响,地势向下风方倾斜而有利冷空气加速下坡,有些地方又位于山脉下风方有利背风波发展,或位于高原向阳坡日射增热作用大、下垫面性质差异大,且属半干旱气候区,因此当南北方不同属性的空气在这里交绥时,就发生强雹暴。又因海拔较高,冰雹不会在落地前于中途融化。因此,这里的雹灾频繁,对农牧业危害甚大。
  倘若在上述地区内,又有马蹄形、喇叭口形和山间盆地等有利地形,使冷空气猛烈触发聚积已久的不稳定空气,降雹就特别严重。如云南鹤庆、甘肃岷县八朗、山西灵丘、河北怀来和北京的延庆都属这种情况。这些地区“雹走熟道”,即雹暴的近地面下沉气流向低处流,逢山口夺路而出,沿山脉择河谷而行,使得所经之处屡屡遭受灾害。
  中国各地气象台站使用天气图和单站探空资料做出短期冰雹预报。但因冰雹局地性大,发生时间短促,故很难预报出准确的地点和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雹灾严重地区相继都有组织地开展了广泛的人工消雹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