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释义 Zhongguo jin Sanbai Nian Xueshushi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卷名:哲学)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学术思想史著作。写成于1923年,讲述明朝末年至中华民国初年(1623~1923)中国学术思想的变迁史。原是作者在清华大学等校演讲的讲义,后整理成书,于1926年由上海民志书店正式出版。
  作者在书中提出,著学术史有 4个必要的条件:①须把那时代主要各学派全数网罗,不可以爱憎为去取;②须将其特点提絜出来,令读者有很明晰的观念;③要忠实传写各家真相,勿以主观上下其手;④要把各人的时代和他一生经历大概叙述,看出那人的全人格。作者在本书的《反动与先驱》和《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等节中,“先提絜大势”,概括 300年学术发展的总趋势,认为这个“时代思潮”是对宋元明三朝“明心见性”“道学”的批判;是再开一个更切实更伟大时代的“先驱”;这个时代的“学术主潮是,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其“支流是,排斥理论提倡实践”。他认为这个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是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为代表的舍空谈而趋实践的经世致用之学,到脱离“时政”的乾隆嘉庆时期的考据学,再到道光咸丰以后兴起的至晚清以变法维新的“经世致用”、“托古改制”为特点的近代今文经学。作者看到了一些学术思想本身发展的脉络,并着重指出这种变迁是受“明亡清兴”、清王朝统治加强、“经过屡次文字狱”、“社会日趋安宁”、清王朝走向衰落、“政府箝制的威权也陵替”、人们起来和恶制度拚命的政治形势的影响。但他脱离了清代的社会经济制度和阶级斗争来叙述学术思想的变迁,贯穿着唯心史观。
  本书的《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等节中,还比较详尽地评述了清代学者在经学、小学、音韵学、校注古籍、辨伪书、辑佚书、史学、方志学、地理学、传记及谱牒学、历算学及其他科学、乐曲学方面的成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