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唐三彩
释义 Tangsancai
唐三彩(卷名:文物 博物馆)
Tri-colou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中国唐代以黄、绿、蓝、褐、紫等多种颜色为主要釉色经焙烧而成的陶制品。在烧制过程中由于铅釉的流动,各色均呈现出浓淡的层次或各色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绚丽多彩的色釉。俗称“唐三彩”。
  唐三彩的出现与发展和唐代厚葬风气有着直接的关系。唐三彩虽然属于陶器的范畴,但与一般低温釉陶器不同。从原料上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高岭土)制成。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锻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如利用氧化铜烧成绿色,氧化铁烧成黄褐色,氧化钴烧成蓝色,并在这些基本色调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成澄黄、赭黄、翠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色彩。从烧造工艺上看,它是经两次锻烧而成,先是在1100℃左右的高温下素烧,然后施釉,再经过约 900℃低温烧制而成。
  唐三彩陶器的造型,一般可以分为 3大类:一类是生活用器,一类是俑,再一类是各种模型,以前两类为最多。生活用器有瓶、壶、罐、钵、杯、盘、碗、盂、烛台、枕等10多种,每种又有许多式样,如瓶有双龙耳瓶、双系扁瓶、花口瓶、洗口瓶和细颈瓜腹瓶等。俑可分为人和动物两类:人俑有贵妇人、男女侍俑、拉马俑、文官俑、武士俑、胡俑、天王俑等;动物俑有马、驴、骆驼、猪、牛、羊、狗、鸡、鸭等。模型常见的有亭台楼阁、花园中堆砌的假山和各种房屋、仓库、厕所、车、柜等,凡是与死者在世时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无不具备。
  三彩器作为一种随葬品出现在唐高宗至唐玄宗时期(650~756)。出土三彩器的重要纪年墓按其年代顺序有:昭陵陪葬郑红泰麟德元年 (664)墓、献陵陪葬虢王李凤上元二年 (675)墓、西安东郊红庆村独孤君妻元氏长庆三年(703)墓、乾陵陪葬永泰公主神龙二年(706)墓、乾陵陪葬懿德太子神龙二年(706)墓、昭陵陪葬越王李贞开元元年(718)墓以及西安西郊鲜于庭诲开元十一年(723)墓等。可见三彩陶器的制作至迟在唐高宗时期就已经开始并很快发展起来。三彩生活用器的出现要早于三彩俑,武则天以后的墓葬中才较多地发现三彩俑。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6)是烧制三彩陶器的高峰时期,不仅产量大,质量高,色彩绚丽,造型多样,而且三彩俑的人体结构准确,形态逼真传神。天宝以后,三彩器的数量逐渐减少,至中晚唐三彩器在墓中几乎全被瓷器所代替。
  长安是唐代都城,洛阳时称东都,三彩器以这两地唐墓出土数量最多。此外,还有今江苏扬州和山西、甘肃两省的唐墓也有三彩陶器出土,其他地区出土者甚少。这说明以三彩陶器随葬,盛行于西安和洛阳的皇室和权贵,此后才推广到其他地区和其他阶层。
  目前,发现唐三彩产地的窑址有河南的巩县窑。河北的内丘以及陕西的铜川也有发现。以巩县窑遗址为最大,出土物有黄、绿、白三色的双系钵、白釉蓝彩碗以及蓝釉瓶,还出土有贴花陶范等。根据巩县窑的出土物,可推知洛阳唐墓中的部分三彩陶器出于巩县窑,其地当有专烧三彩陶俑的窑场。更值得提及的是西安出土三彩陶器的数量远胜洛阳,其中大型的陶塑难于运输,可知西安附近除铜川窑外,还会有其他窑址。
  唐三彩与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一样,在唐代就已经远销海外。丝绸之路和海路交通沿线的许多国家,都发现了中国的三彩陶器,其中主要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埃及、朝鲜和日本。朝鲜受中国唐三彩的影响,还烧成了一种精美的“新罗三彩”铅釉陶器。日本也成功地烧成了被称之为“奈良三彩”的陶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