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克孜尔石窟
释义 Kezi'er Shiku
克孜尔石窟(卷名:美术)
Kizil Grottoes
  中国的佛教石窟。又名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县城东约60公里、克孜尔镇东南 7公里处,凿建于木札提河谷北岸的悬崖上;现有编号共 236窟,其中窟形和壁画保存较完整的有81个窟,为新疆最大的佛教石窟群。窟内原有彩塑造像均遭毁坏,仅存1970年后新发现的数身。20世纪初,克孜尔石窟曾先后遭到日本、德国等国人的破坏,许多精美的壁画、塑像和龟兹文书等被劫往国外。
  克孜尔石窟大多数洞窟凿建于4~7世纪(相当于十六国至初唐)。个别洞窟的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为1世纪左右,亦有意见认为克孜尔石窟开创于3世纪后,13世纪伊斯兰教传入该地区,遂完全废弃,延续时间长达1000余年。早期洞窟,有类似于阿富汗巴米扬窟形,壁画也有较浓厚的犍陀罗美术风格影响,但中原传统汉画线描技法在壁画中也普遍使用,根据当地特点、反映当时社会世俗生活的石窟建筑和画面内容,都说明克孜尔石窟艺术是在本地区艺术传统基础上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又吸收了外来文化而形成的艺术结晶。
      


  克孜尔石窟类型以禅窟(毗诃罗窟)和礼拜窟(支提窟)为主。禅窟数量较多,反映了早期佛教僧坐禅建窟和活动情况。石窟形制以长方形、分前后室、有中心塔柱的窟形为主,前室为纵券顶,中间用塔柱将前后室分开,两旁开甬道。这种窟形是印度佛塔建筑与新疆砂岩质洞窟建筑的一种综合体,有人称“龟兹式”,即中心塔柱窟。此外还有的窟顶为方格式藻井、多重斗四式藻井和穹庐顶,反映了龟兹不同时期石窟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发展过程。
  中心塔柱窟的塔柱上,正面一般凿佛龛,龛内雕塑1 身佛像,也有在塔柱四面作龛塑像的(现已基本无存)。前室比较宽敞,左右墙上的壁画,多以方格为界,绘出呈各式姿态的佛说法图。与两壁相接的天界以上直到窟顶,皆用各种山石花树组成密布的菱形图案,每个菱形格中各绘一个佛本生故事画,也有在各个菱形格中各绘1身坐佛的。塔柱的佛龛以上,绘有伎乐天或供养飞天。后室低暗窄小,正面墙或凿龛塑佛涅槃,或绘涅槃及诸弟子菩萨举哀图。四周绘焚棺图、分舍利图等。崖顶绘伎乐和飞天。这些以涅槃为中心的画面,连同左右甬道两壁的壁画(有的绘天龙八部,有的绘菩萨或供养人像等),形成隧道式的画廊,从而显示出“右绕塔作功德”的效果。禅窟一般凿建于中心塔柱窟旁,多为窟室一边开甬道结构。窟内作横券顶,主室靠外的墙上开明窗,室内一侧作矮炕,另一侧置有取暖炉。有些禅室两侧墙上还开若干小龛。这种建筑样式,至今在新疆天山以南农村中仍很流行。
  克孜尔石窟壁画内容,早中期以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为主。如第17窟中,每个菱形格画面,可分辨出的本生故事就有:“鸽王焚身济梵志”、“忍法龙慈心救毒龙”、“快目王施眼”、“子孝道父母”、“尸毗王割肉贸鸽”、“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月光王以头施人”、“施达拿布施济众”、“须阇提割肉奉崇”等约43幅。它为克孜尔石窟中佛本生故事最多的洞窟之一(见彩图)。到了晚期,千佛、塔中焦佛内容增多。在大量佛像佛故事画中,还保存有如耕作等生产场面和新疆特有的动物形象。壁画绘制手法,采用线条和晕染结合的手法,用线条勾勒物体轮廓,具有“用笔紧劲,屈铁盘丝”的铁线描特点,用晕染表现物体的明暗,增强立体感,亦称凹凸法。壁画颜色深重,对比鲜明强烈,多以红、绿、蓝为主色,基调偏冷,壁画人物形象面相丰圆,身躯颀长,飞天躯体较呆滞,缺少轻盈的感觉。有一些造像衣纹稠叠,属于“曹衣出水”一类画法。不少壁画留有龟兹文的题记。


  克孜尔石窟塑像损坏严重,早期洞窟中有一部分为大像窟,主室正壁塑有高数米至10余米的立佛像,左右侧壁也有数列塑像,均已毁损。保存塑像最多的第77窟中的塑像于20世纪初为德国人发现后劫走。从新 1窟仅存的 3身较早期佛塑像可以了解到当时雕塑的风格与同时期的绘画风格一致。佛像躯体壮实,衣薄贴体,衣服的襞褶塑成条棱状的突起,外施彩绘,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的北魏早期造像手法很近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5 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