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伊斯兰国家早期的教育 |
释义 | yisilɑn guojiɑ zɑoqi de jiɑoyu 伊斯兰国家早期的教育(卷名:教育) early education in Islam states 公元7世纪以前, 阿拉伯的贝都因人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公元 7世纪,伊斯兰教建立后,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阿拉伯半岛归于统一,并迅速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即萨拉森帝国,中国史称大食)。公元 8世纪中叶~10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分裂为以巴格达为都城的黑衣大食,以开罗为都城的绿衣大食和以科尔多瓦为都城的白衣大食,国势都相当强大。由于阿拉伯文化落后,为了获得被征服的基督教教徒和犹太教教徒的信仰,伊斯兰教吸取异教文化,充实教义;伊斯兰国家也学习异国文明,兴办教育事业,逐渐形成了富有世俗性的伊斯兰文化。塞尔柱帝国于11世纪,奥斯曼帝国于14世纪先后崛起,继续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力求发展教育。伊斯兰国家早期的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育设施 各大食国幅员辽阔,其学校和教育设施类型多样,体制不一,主要有: ①昆它布和学馆。阿拉伯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前,已有人仿效犹太人在家收徒,传授简单的读法和算术,叫昆它布。阿拉伯处于东西方交通要冲,从事商业贸易的人需要知识,经常到昆它布就学。倭马亚王朝(661~750)在远征时期,随处建筑清真寺。又由清真寺附设昆它布,传授《古兰经》和读、写、算。由于就学人数日增,昆它布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但其教学内容以伊斯兰教教义为中心,它变成了实施宗教教育的场所。昆它布是一般穷苦大众学习的初等学校。还有些学识较高的文人也在家讲课,称为学馆,其教学水平超过昆它布。 ②宫廷和府邸的学校和沙龙。黑衣大食和绿衣大食的统治者哈里发在巴格达和开罗的宫廷里,曾以有资望的文人学者为教师,教王子、王孙学习《古兰经》,以及诗歌、语法、历史知识和建国之道。哈里发还针对施政需要,常常邀集学者文人在宫廷集会,讨论宗教、政治、军事、历史诸课题,备咨询之用。讨论时允许自由争论,各抒所见,对于发展学术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的王朝定期举办沙龙,哈里发亲临主持,参加者须穿特定形式的服装,以示隆重。讨论结束后,由哈里发对学者赐以厚礼。这种集思广益的场合往往成为最高统治者接受教育的特殊方式。朝廷显贵大臣在哈里发示范下,也纷纷在府邸设立学校和举办沙龙,逐步养成尚文的风气。 ③清真寺。清真寺遍设于伊斯兰国家,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场所。一般清真寺都附设昆它布,教育幼小儿童。大城市清真寺很多,其中条件完备的常由学者传授较为高深的知识,各地青年前来受业。讲学人通常坐于廊下或院中,听课者围坐成环形,叫教学环。讲学内容除神学外,还有法学、数学、天文学之类。这类清真寺拥有较多土地和财产,常供给听讲者食宿,表示重学之意。少数规模宏大而声望显赫的清真寺,如绿衣大食首都开罗于 972年建立的爱资哈尔清真寺,教学水平高,是很有名的学府。各国青年在那里就学的,既听学者讲课,又从事学术研究。穆斯林学者称它是比欧洲中世纪大学更为古老的大学。 ④图书馆。伊斯兰国家为吸收各国先进文化,各大食国首都和一些大城市皆设置图书馆,收藏由多种文字撰写的著作。为便于阅读研究,馆中都有专人从事翻译。当时无印刷术,书籍赖抄录而流传。一般人缺乏基础知识,难以阅读;学生通常都就馆学习,馆长由学者充当,为学生解释疑难问题。图书馆设备较齐全,供给学生良好的食宿,学生长年在其中钻研,不啻是高等学校。 ⑤大学。伊斯兰国家崇尚文化,学术发达。 9世纪时,黑衣大食哈里发迈蒙乃在首都巴格达创设智慧大学,称拜伊特·勒·赫克迈,聘请东西方学者充任校长、教师和图书馆长,传授天文学、数学、医学、哲学。学校藏书丰富,还设有观象台,师生治学勤奋,学术成就优异。绿衣大食于11世纪在开罗设置同样学府,称达赖·勒·伊勒姆,重视自然科学教育。白衣大食虽未设有大学,但其传授高深科目的清真寺就是高等学府。这些学府重视科学、哲学的教授。奖励自由研究和独立探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相比,有明显的进步性。 ⑥职官学校。塞尔柱帝国建立后,为巩固其专制政治和军事统治,需要控制人民的思想,遂在教育方面一反过去以推崇学术探求、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学风,而注重传习《古兰经》;并在宗教方面推崇保守的逊尼派,排斥提倡科学研究的什叶派。由宰相尼采姆于巴格达创设的职官学校,称迈德赖赛,培养文武官吏。学生学成即授官职。奥斯曼帝国也曾举办职官学校,不过以后改由宫廷学校承担其事。 教育主张和措施 ①注意教育的大众化。伊斯兰教的经典《圣训》说:“求学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每个男女的天职”,因为“一个既非教师又非学生的穆斯林是没有价值的”。“教师和学生才是人,余者不过是群氓罢了”。因此,历届哈里发和贵族富家都崇尚兴学育才。各地清真寺面向群众;高水平的学校和学馆则面向有志深造的青年,其中包括贫苦青年。最初的学校多系私立,设校者慷慨捐赠,既使学校获有永久性的基金,更对清寒学生供给食、宿和衣物,并发放奖学金或助学金,解除其经济困难。塞尔柱帝国的职官学校对师生待遇尤为优厚。伊斯兰教的经典还说,教师对待来学的青年应不问富贵贫贱而一视同仁,不得偏爱或歧视。这些表明伊斯兰教育具有一定的平等精神。 ②讲求课程的世俗性。伊斯兰学校以《古兰经》为课程的最主要内容。伊斯兰文化比基督教文化具有更多的世俗意义,学校虽尊崇伊斯兰教教义,却不叫人牺牲现实需要而追求来世或永生。伊斯兰文化是吸取异教文化发展而成,所以伊斯兰学校不象其他宗教学校那样排斥异教学术,而仅仅局限于本宗教的经典。伊斯兰初等学校以《古兰经》为课本,另外教授简单的实用知识。高等学校则除《古兰经》以外,还以记述穆罕默德和先哲们言行的《圣训》为教材,并教授诗学、音韵学、语法学、历史、逻辑、修辞学之类的文化科目。在11世纪以前,各大食国的高等学校还普遍以自然科学为重要学科,教授数学、医学、天文学和哲学,包括异教文化,特别是希腊文化。 ③重视教学方法。伊斯兰学校虽有教条主义的气氛,但其课程崇尚实用,而且传授知识的范围较广,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意实物直观,奖励质疑问难,提倡开展辩论。伊斯兰学校也要求教育切合学生的水平和天资的优劣,实行因材施教。 ④对教师队伍实施开放政策。伊斯兰国家初建时期,因阿拉伯人有文化者极少,曾用粗识文字的奴隶和战俘为教师。规定凡教会一定人数读写者可以取得“释奴”的资格。又因伊斯兰教没有僧侣阶级,不象基督教和佛教那样把充任教师视为僧侣的世袭特权。虽然大量清真寺和学校的师资以穆斯林为主,但也聘用不少基督教教徒和犹太教教徒充任教师。伊斯兰国家的许多学者是来自波斯和罗马的释奴,他们不但充当学校教师,而且享有崇高的学术威望;甚至个别学者虽享盛名,却不曾取消奴籍而仍然是奴隶。许多青少年跟从非穆斯林教师学习,但这些异教徒教师不得传授《古兰经》,而且在个别地区受到一些歧视。就一般而论,伊斯兰文教事业发展之快和水平之优,与广开师路有关。 欧洲自 5世纪起,基督教被定为一尊,古代文化备受摧残;而伊斯兰文化恰在此时得到迅速发展,使古希腊等国的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播。各大食国传授科学知识,特别是位于西欧的白衣大食致力科学教育,曾吸引大量欧洲青年前往受教。他们学成后,即归国进行广泛的传播,对于促成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起了一定的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