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容闳 |
释义 | Rong Hong 容闳(1828~1912)(卷名:教育)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号纯甫,字达萌,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市)人。1935年在澳门附读于德人英藉传教士郭施拉的夫人创设之女学,1841年起就学于澳门和香港R.马礼逊学校。1847年随该校校长美藉传教士S.R.布朗赴美留学,入马萨诸塞孟松学校,1950年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毕业,为中国最早留美的大学毕业生。 容闳于1854年 11月离美返国, 曾在广州补习汉文,后赴香港习为律师。1856年到上海,先后在海关翻译处、宝顺洋行任职。1860年随美教士 2人至天京(今南京)访问,会见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七条新政建议,特别着重学校教育,建议设立武备学校、海军学校,颁定各级学校制度,并设立各种实业学校,这些建议并没有被采纳施行,因此仍返回上海。1863年由张斯桂、李善兰等介绍,赴安庆晤曾国藩,接受筹办机器总厂,出洋购买机器的任务。1865年容闳将在美国购办的机器运回,在上海高昌庙设厂,命名为江南制造总局。容闳并建议在制造局附设兵工学校,以培养本国工程技术人才。 容闳关心祖国的命运,特别注重教育事业。1868年草拟条陈四项,大意谓:中国宜组织纯为华股的合资汽船公司,选派颖秀青少年赴美留学,采用新法开采矿产,禁止教会干涉人民诉讼。这四项中尤以第二项教育计划为最重要。此项条陈由江苏巡抚丁日昌转致军机大臣文祥,后因故暂被搁置。1870年容闳又向曾国藩、丁日昌重提派遣留学生赴美的教育计划,他特别强调选派幼童出国留学的目的在为国家储备建设人才。派遣的方法是,预定学额 120人,分四批, 按年递派,每年派送 30人,留学期限15年,学生年龄以12~14岁为度。这项计划由曾国藩、李鸿章于1871年专案会奏,后经清廷批准,设留学事务所。由容闳、陈兰彬共同负责办理派遣学生和留美学生监督事务。第一批学生于1872年出国,第四批学生按计划于 1875年放洋。 1875年后吴子登继任留学生监督,认为“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顿,亦觉防范难周”,乃与陈兰彬等奏请撤回出洋肄业留学幼童,这批早期留学生遂于1881年被全部召回,留学教育计划中途夭折。 1898年戊戌变法时容闳在北京多方赞助维新活动,政变后潜赴上海。托迹租界,1900年在上海参加唐才常等组织的自立会(亦称“中国国会”)被推为会长,因清政府指名通缉,逃往香港,后又赴台湾游历,在香港时曾参与兴中会在港人士的革命活动。1902年冬赴美终老。在美时容闳积极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多方支援革命运动。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特函容闳,欢迎归国任职。1912年病逝美国。著作有《西学东渐记》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