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历代名画记
释义 Lidɑi Minghuɑji
《历代名画记》(卷名:美术)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唐代张彦远著。张彦远,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出身于颇富收藏的宰相世家,学问渊博,擅长书画。官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大理卿。著有《法书要录》、《彩笺诗集》等。《历代名画记》成书于大中元年(847),是他盛年之力作。


  全书10卷,可分为 3部分:①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绘画理论的阐述,即原书卷一全部与卷二前2节。其中“叙画之源流”一节论述绘画之起源及其与政治、教育的关系。“叙画之兴废”一节叙述历代皇室贵族藏画的聚散兴废。“论画六法”一节阐述谢赫“六法”,并指出“上古”、“中古”与“近代”画风的不同。“论画山水树石”一节论述魏晋以来山水画的发展演变。“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一节对历代画家的师承渊源和时代、地域给予绘画的影响详加叙述。“论顾陆张吴用笔”一节则对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 4位画家笔法风格详加剖析,着重论述了吴道子的艺术造诣。②有关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即原书卷二后 3节与卷三。其中,“论画体工用拓写”一节提出品评作品的 5个等级:自然、神、妙、精、谨细,并论及绘画材料的选样与加工摹制。“论名价品第”一节述及一些画家作品的品位与价格情况。“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一节论述鉴定与收藏的关系和购求、收藏、赏玩、保养等有关知识。“叙自古跋尾押署”一节记述古来跋尾押署的体制,兼及一些重要的鉴识人与装裱手。“叙自古公私印记”一节著录古今重要收藏家的用印。“论装背裱轴”一节是有关装裱历史、装裱技术与装裱体制的记叙。“记两京外州寺观壁画”一节著录了当时长安、洛阳等地寺庙壁画的作者、 题材、 与位置、与艺术特点。“述古之秘画珍图”一节是古来相传的一些作品图名的著录。③原书卷四至卷十,系370 余名画家传记,始自传说时代,终于唐代会昌元年(841),大体按时代先后排列。或一人一传,或父子师徒合传,内容有详有略,大略包括画家姓名、籍里、 事迹、擅长、享年、著述、前人评论及作品著录,并有张彦远所列的品级及所作的评论。
  本书总结了前人有关画史和画论的研究成果,继承发展了史与论相结合的传统,开创了编写绘画通史的完备体例。作者尽可能占有丰富资料,从当时达到的理论认识水平探讨绘画史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并以系统的绘画史实来支持其理论认识。全书以大量的篇幅阐述绘画史及某些画科史的发展演进,讨论重大的理论问题。传记部分则分等列传,在寓褒贬、明高下的同时,较全面地汇集画家生平、思想、创作等有关资料,充分引证前人的评价,又不为前人所局限,做到有分寸地评价画家的得失。此外,作者更能从绘画创作欣赏的全过程着眼,把著录、鉴藏、流传、名价以至装裱也纳入了研究画史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画史的研究提出了完整的体系。该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第 1部系统完整的绘画通史,亦具有当时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在中国绘画史学的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承先启后的里程碑的意义。
  本书编入了极为丰富的绘画史料,其资料来源除前代绘画史籍外,还包括大量的史书、小说杂著、 文集。史书如《世本》、《续晋阳秋》、《后魏书》等;小说杂著如《说苑》、《两京杂记》、《续齐谐记》等;文集如《王廙集》、《谢庄集》等;绘画史籍如孙畅之《述画记》、彦悰《后画录》、顾况《画评》、窦蒙《画拾遗录》等;虽系摘录、引用,但在不少原书已经散佚的情况下,该书不仅为后人提供了汇集整理前人史料的范例,也保存了许多重要的绘画史料。
  在绘画理论上,该书既承继了前人的认识,有所阐述发挥,如“论画六法”;又总结了新的经验,探讨了新的问题。如提出绘画的功能不仅是用以“鉴戒贤愚”,而且还用以“怡悦情性”,指出“书画用笔同法”;提倡“自然”,以“自然、神、妙、精、谨细”等来排列画艺高低的品第。所有这些,都比较集中地反映唐代中后期绘画理论的新发展。
  该书的缺点有二:①因厚古薄今而对同时代的绘画缺乏重视,编入资料较少;②受封建士大夫的艺术观点的局限,以为古之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人高士,……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存在着一些阶级偏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