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历史唯物主义
释义 lishi weiwuzhuyi
历史唯物主义(卷名:哲学)
historical materialism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1892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英文版导言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 “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不同时代,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不同,他们对历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亦不尽相同。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学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虚的“自我意识”。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必然把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归结为人类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这仍然是用非历史因素、人们想象和思考出来的东西去解释历史,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对象。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
  产生的条件  认识的发展史表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对社会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自然现象,人们比较早地达到相对精确的科学认识,而对社会发展则长期局限于幻想的和歪曲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落后于对自然的认识,主要是由于:①社会历史过程比自然过程复杂。人类历史是由人们自己的活动创造的。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有自觉意图并在一定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对历史过程的认识容易为支配人们活动的表面动机所迷惑,从而夸大意识的作用或把意识神秘化,陷入唯心主义观点。②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前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规模狭小,人们的真实社会联系暴露不充分:人们之间的阶级关系为等级所掩盖,经济的基础作用为政治国家的支配所掩盖,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为帝王将相的统治所掩盖。这就使历史动因与其结果之间的联系处于混乱和隐蔽之中,因而使人们不易发现历史运动的规律性。③剥削阶级居于统治地位,它们固有的阶级偏见经常歪曲社会历史,限制并束缚了人们的认识。因此以往的历史理论尽管记录了人类探索自身历史的艰难历程,并取得了某些成果,但在总体上却一直为唯心主义所统治,成了它最后的一个隐蔽所。
  自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关系急剧变革,原来那些隐蔽的历史联系逐渐被暴露出来。资本主义把社会成员区分为无产者和资产者两大对抗阶级,使原来为等级所掩盖的社会阶级关系简单化、明朗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物质利益与它们之间斗争的因果联系、经济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显露,劳动群众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和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力军作用,也愈来愈充分地表现出来。资本主义的大生产突破地域、民族、国家的狭小界限,日益加强了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和联系。历史本身的发展要求人们更深入地去认识社会历史的运动并为人们排除头脑中臆造的联系和认识、发现支配历史运动的客观规律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社会历史过程本质的暴露,同时适应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要求,近代许多先进思想家已着手突破长期笼罩着历史理论的神秘观点,尝试运用自然的和人的观点去理解社会发展过程。意大利历史学家、哲学家G.B.维科(1668~1744)提出,历史不是神灵任意妄为的产物,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应当把历史看作是按照自然的必然性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法国哲学家C.A.爱尔维修依据唯物主义感觉论原则,指出人生下来时根本没有任何倾向,或者带有各种趋于一切对立的罪恶和美德的倾向,精神品质的差异乃是社会制度和教育的产物。他由此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著名命题。爱尔维修还明确地把“利益”概念引入伦理学,指出了物质利益是道德观念的基础。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1760~1825)已了解到法国革命是贵族、市民等级和无产者几个利益彼此对立的社会集团之间的阶级斗争,并提出了政治是关于生产的科学的观点。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J.N.A.梯叶里(1795~1856)、F.A.M.米涅(1796~1884)和F.P.G.基佐(1787~1874)不仅看到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试图探究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他们在其历史著作中已接近于了解利益是一切事业的动力,财产关系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和D.李嘉图(1772~1823)系统地论述了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行了分析,明确地认识到地主、工人和资本家是构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三大基本阶级。上述思想家,除维科在否定神学历史观的同时触及了历史过程的规律性以外,其余的人虽然也各有建树,提出了某些深刻的思想,但毕竟没有能够发现历史的本质,也不懂得历史的规律。他们主要是致力于寻找某种解释历史的固定范畴。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G.W.F.黑格尔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他对人类历史从总体联系上进行思考,论证了人类历史是由低级走向高级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他明确提出历史人物的动机决不是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隐藏在这种动机背后并支配这些动机的“世界精神”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黑格尔还从唯心辩证法出发猜测到劳动是人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征服自然界的手段。稍后,L.费尔巴哈一反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传统,在德国哲学中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他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指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宗教的根源是人的“利己主义”,但他最终仍然是用抽象的人去解释历史。所有这些资产阶级思想家虽然都没有能够最后跳出唯心主义囹圄,但他们在探索历史运动的根源和规律方面却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为建立科学的历史观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前提。
  18世纪以后,自然科学迅速发展,逐渐从以搜集材料为主的阶段转向以整理材料为主的阶段,从研究既成事物的科学进到研究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把这些过程结合为一个整体的联系的科学。特别是19世纪关于生物进化学说、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学说等科学中的一系列伟大发现,进一步推动人们的思维走向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辩证法观点,为实现包括历史观在内的整个哲学的变革提供了科学基础,给予了方法论的启示。
  思想史发展的趋势预示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是不可避免的了。恩格斯说:“如果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那末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1850年以前英国所有的历史学家就证明,已经有人力求做到这一点,而摩尔根对于同一观点的发现表明,做到这点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一观点必将被发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7页)。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固有矛盾的发展,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到19世纪30~40年代,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它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统治、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全人类解放的伟大历史使命,要求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历史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精神以及它所从事的反对资产阶级的现实斗争,也为打破剥削阶级历史理论的局限、创立新的历史观提供了阶级的和实践的基础。正是在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经验并批判地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创立过程  马克思在大学学习期间接受了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思想。1842年主编《莱茵报》期间,马克思深入地接触了现实社会生活,开始受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1843年马克思从批判黑格尔关于国家和法的哲学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表明,马克思此时已转向唯物主义。1844年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着手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分析“异化劳动”,从人和物的关系中发现人与人的关系,得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的认识。与此同时,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也从考察现实社会矛盾中认识到,在已往的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才是全部现实斗争和政治历史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 9~11月合著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观点,他们在思想和理论上已摆脱唯心主义的羁绊,日益接近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重要基石的生产关系的概念。1845年马克思更进一步开展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缺点的批判。马克思在1845年春所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和在1845~1846年夏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系统地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一切变革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观点。这些思想表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已经形成。这一新的历史观在马克思1847年写的《哲学的贫困》和马克思与恩格斯1848年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正式公之于世。
  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后,运用它分析近代历史,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从而进一步推进了这一理论。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扼要地作了系统阐述。1867年出版的马克思的《资本论》第1卷,是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资本主义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果。这部科学著作以确凿的事实表明,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及有关书信中,进一步阐述并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欧洲各国的战友和追随者F.梅林、P.拉法格、A.拉布里奥拉、W.李卜克内西(1826~1900)、A.倍倍尔(1840~1913)、E.B.巴克斯(1854~1926)以及背叛马克思主义以前的K.考茨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传播和发展都作出过贡献;Г.В.普列汉诺夫在俄国阐发和传播历史唯物主义更有着特殊的贡献。
  恩格斯逝世以后,世界历史和人类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人类历史迈进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已由理论逐渐变为现实;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不仅影响到人类认识的结构,也使整个社会生活发生深刻的变化;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有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潮和学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挑战。所有这些,都需要历史唯物主义作出新的回答。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和俄国民粹派、经济派、孟什维克进行斗争,捍卫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等著作中,列宁进一步阐发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决定思想的社会关系、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主观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阶级的实质和阶级斗争的作用、国家的本质和形式、个人和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的辩证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重要原理。继列宁之后,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著作中,具体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在指导社会实践中的意义、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问题,进一步充实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大大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中,都为历史唯物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为此作出了卓越贡献。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达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传入中国之后,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中,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毛泽东从分析中国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原理而制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路线和工作方法,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国家、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学说提出的关于革命战争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以及人民战争、人民军队的理论,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矛盾的特点及其解决途径的理论,关于社会基本矛盾、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以及关于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和道路等理论,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新特点、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建设两个文明的辩证关系和基本方法等思想和理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以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作为理解人及其历史活动的出发点,从而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个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不是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决定社会的物质生活,而是社会的物质生活制约着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否认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但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25页)。围绕着科学解决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结为: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  历史唯物主义发现了一个十分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们忽略的事实,这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32页)。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使人类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也就是整个社会历史运动的基础。无论在哪一个社会中,人们都必须首先解决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活动,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不可能有其他种种社会活动,也就不会有历史。人们生产他们必需的物质资料,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着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同社会生活以生产活动为前提相适应,劳动生产观点就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
  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统 一的社会有机系统  历史唯物主义发现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不仅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彼此之间还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结构。这种社会经济结构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在它之上竖立着由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的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又以生产力为其根源。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由此发现了决定其余一切社会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肯定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充分估计到其他社会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它十分重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恩格斯说:“整个伟大的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虽然相互作用的力量很不均衡:其中经济运动是更有力得多的、 最原始的、 最有决定性的),这里没有任何绝对的东西,一切都是相对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7页)。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在其内在矛盾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活的机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虽然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但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却并不总是相互适应的。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一定阶段上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人们为了不致丧失已经获得的新的生产力,不能不去改变陈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迟或早地跟着发生变革。这就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所推动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反映到人们的社会关系上,形成人们之间以及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在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表现为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中则表现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阶级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获得解决,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随着阶级逐渐被消灭,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便突出出来,并上升到主要地位,于是正确地解决人民内部各种矛盾便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的发展决定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是通过劳动者的活动来实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在阶级社会里主要是通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阶级斗争来实现的。因此,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首先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劳动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它不否认每个参加历史运动的人都有自己的一份作用,但各种不同的人由于种种不同的条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杰出的人物具有比一般人更大的作用,他们的活动可以加速或者延缓历史运动的进程,并影响历史的局部面貌。它所否认的,只是那种把历史归结为少数杰出人物的创造,完全忽视人民群众的活动的英雄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历史创造英雄。不论何种“天才”,他们只有参加群众斗争、吸收群众智慧并自觉地去实现历史规律的要求,才能对历史发展起更大的作用。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一切变化都必须通过人们的活动,人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既定条件下创造的。生产关系不是人们任意选定的,也不能由人们任意变革,它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人们对生产力也不能任意创造,作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属于一种既得的力量,属于已往人们活动的产物,人们只能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已有生产力的基础上去进一步提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由人们的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历史的发展,同自然界的运动一样,也是一个由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支配的物质运动过程。每一生产关系的总和标志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构成相互区别的社会经济形态。人类历史就是由生产方式的发展所决定的不同社会形态,即由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初级阶段)依次更替的历史。社会经济形态的这种发展,表明了它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已往的历史理论由于忽视历史的现实基础,从历史中完全排除了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不善于把人的思想和动机归结于物质的社会关系,因而都不能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理解为自然历史过程,都不能从历史自身的联系去说明历史运动的规律。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列宁选集》第1卷,第8页)。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集中地包含在马克思的下述经典表述中:“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第82~83页)。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
  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  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者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把它运用于社会现象,这就克服了以往一切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①停留于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发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②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历史唯物主义彻底推翻了唯心史观,第一次为人们提供了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唯物主义方法即社会科学方法,使人们有可能透过扑朔迷离的表面现象,深入历史过程的本质,认识历史运动规律,使社会历史理论变成具有与自然科学同样精确性的科学理论。它对历史科学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现。
  实现了哲学的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一切其他活动的基础、生产关系是人们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的理论,为科学地解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实践的根据和基础。由此哲学才有可能把意识与物质统一起来,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统一起来。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彻底否定了以主观虚构的联系代替历史真实联系的“历史哲学”理论,使自然观与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统一起来,使唯物主义第一次成为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完备彻底的理论,成为具有科学性的一般世界观理论。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便不会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也就不可能完成向科学理论的转变。
  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发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上,才能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有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才能从空想变成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百余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俄国工人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当前,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已经或者正在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开始迈进自觉地创造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参考书目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列宁:《国家与革命》,见《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见《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见《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下册,人民出版社,北京,196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5 14: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