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抗心律失常药 |
释义 | kangxinlüshichang yao 抗心律失常药(卷名:现代医学) antiarrhythmic drugs 能防治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不齐的药物。但一般指防治心动过速及某些心律不齐的药物。 作用机理 主要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的 Na+、Ca2+及K+转运,影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各时期,抑制自律性和(或)中止折返而纠正心律失常。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理的比较见表。 由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也多不相同,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必需作全面考虑,并应讲究用药的剂量及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分类 主要分以下几类: 第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即钠通道阻滞药。分IA、IB及IC等三个亚类。 ① IA类。心肌细胞膜的抑制药,有强力抗心律失常作用,兼有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QT间期作用。 奎尼丁可阻碍心肌细胞膜Na+内流和K+外流,因此对心肌除极和复极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降低自律性,尤其是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对心房的作用较心室为强;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影响心室复极作用,使QT间期延长;还有心内抗迷走神经的作用使心率加快。用于纠正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扑动,或经电击复律后用以维持正常窦性心律,或用以治疗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及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心肌病变、窦房结病变、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低血压、洋地黄中毒、高血钾症、QT间期延长时及孕妇禁用。 常见副作用为恶心、吐泻等,其次为窦房结受抑制、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及低血压,少数病例可引起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而发生晕厥或猝死。 普鲁卡因酰胺的药理作用与奎尼丁相同,但无抗迷走神经作用,抑制心脏传导性的作用以房室结以下为主对心房作用较轻。主要用于治疗心房颤动、扑动、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尤其适用于心肌梗死后及手术后用利多卡因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时禁用。低血压及支气管哮喘者慎用。本药副作用较奎尼丁少而轻,口服可有恶心、呕吐,静脉注射过快对心脏毒性作用与奎尼丁相似,常见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药物热、白细胞减少。长期应用可发生系统红斑狼疮样反应及抗核抗体阳性。 N-乙酰普鲁卡因酰胺为普鲁卡因酰胺的主要代谢产物,作用与普鲁卡因酰胺相同。但延长动作电位时间而不影响0相及4相,毒性较小。长期用药也极少引起红斑狼疮样反应或抗核抗体阳性。适用于房性、室性早搏及心动过速。 双异丙吡胺(达舒平、异脉定)的药理作用为延长心脏传导纤维及旁道的不应期,也有抗迷走神经作用,适应症、禁忌症与奎尼丁相似,但无奎宁样作用,不引起流产,对周围血管亦有收缩作用,不宜用于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及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常用于各种类型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及不能耐受奎尼丁的病人,对室性异位心律较房性的疗效更高。 缓脉灵及其衍生物均有稳定心肌细胞膜的作用,并可延长房室旁道的不应期,减慢传导速度,临床可适用于室上性或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及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副作用、禁忌症等与奎尼丁相似。 ② IB类。为钠通道阻滞药,兼有促进钾外流作用。有膜稳定作用,但不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或有所缩短。 利多卡因主要作用于普尔基涅氏纤维和心室肌,降低自律性,对心房和窦房结的作用甚轻。抑制心室的应激性,提高其致颤阈。延长或相对延长心室肌及传导系统的有效不应期且使其长短一致化,有利于消除折返,因此适用于各种原因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或洋地黄中毒等所致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禁忌症为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及严重肝功能障碍。大剂量静脉注射时可出现毒性反应,表现嗜睡、兴奋、感觉异常、定向障碍、抽搐、呼吸抑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及出现传导障碍等。因本药能迅速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对心肌抑制作用甚轻,故目前认为是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苯妥英钠(大仑丁)的作用机理与利多卡因相似,尚有抑制交感神经中枢的作用,能拮抗心肌梗死和强心苷中毒时交感神经的兴奋作用,并有增进房室结的传导作用及抑制强心苷中毒时的触发活动。主要适用于由于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且能改善被抑制的房室传导,亦可用于麻醉、心脏手术、电击复律等时出现的急性室性心律失常,但效果不如利多卡因。禁忌症为低血压、严重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静脉注射过快尤其老人可抑制心脏、血压下降甚至心脏停搏。长期服用可出现眩晕、共济失调、震颤、贫血、全血细胞减少等。停药后大部分毒性反应可以消失。 慢心律(脉律定)对心肌的抑制更小,口服吸收完全。适用于急性及慢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用以口服维持其疗效。本药安全范围小,副作用有震颤、复视、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等,或有胃肠反应如恶心、呕吐。应用禁忌症为心动过缓、室内传导阻滞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室安卡因(妥克律)的作用与利多卡因及慢心律相似,不影响房室传导及窦房结的自律性,利多卡因有效者可预测它的效应,适于治疗各种室性心律失常。优点为可以口服,副作用较轻微。安搏律定(茚丙胺、茚满丙二胺)亦为有局部麻醉作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作用与利多卡因相仿,但延长房室、室内及房室旁道的传导,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及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因中毒量和治疗量接近,不良反应较常见,因此,只在其他药物无效时选用。 ③ IC类。为钠通道阻滞药,但不影响动作电位时程和Q-T间期。 氟卡胺的作用为延长心房、房室结、希浦氏纤维及旁道的不应期,减慢传导。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但不宜用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副作用轻微,可有头晕、头痛、乏力等反应,与剂量有关。 氯卡胺及英卡胺(恩克律)的作用与氟卡胺相似,适应症及副作用亦相仿,但易诱发心律失常并导致传导阻滞。 心律平亦为IC类药物,有很强的膜稳定作用及微弱的 β-受体阻滞效应。适用于治疗各种室性、室上性及旁道并发的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头晕无力、立位低血压及房室传导阻滞。 第Ⅱ类抗心律失常药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简称β-受体阻滞药),发展很快,有 10多种。以心得安为代表,尚有心得平、心得舒、心得静、美多心安、甲璜心定、醋丁酰心安、噻吗心安、氨酰心安等。 本类药物作用的机理,以心得安为代表,主要有两个药理特性,即β-受体阻滞作用及直接细胞膜抑制作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低血浆浓度时为减慢舒张期自发除极,降低窦性心律;抑制房室结,减慢房室传导,使心房颤动或扑动的心室率下降。高浓度时,抑制房室传导,抑制部分除极心肌的慢反应电活动,消除折返激动,降低儿茶酚胺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另外,心得安尚有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增加呼吸道阻力的作用。其他 β-受体阻滞药还有内源性拟交感神经作用。 本类药物适用于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律失常,特别是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禁忌症为: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重度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及产妇分娩前均不宜应用。 毒性反应多与β-受体被阻断有关,重者引起心力衰竭。常见副作用为窦性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力衰竭。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胃肠切除术后服心得安可发生低血糖;孕妇服用该药物经胎盘入胎儿循环可抑制胎心,故忌用。 β-受体阻滞药用于防治室性早搏及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除由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等引起的心律失常外,一般不作为终止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继发于心脏起搏点受抑制的心律失常不宜选用。醋丁心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等主要作用于心脏β1-受体(窦房结、心肌、房室结),甚少作用于β2-受体(支气管、血管),故很少引起支气管痉挛及雷诺氏现象。醋丁心安、氨酰心安、甲璜心安的半衰期较长,可减少服药次数。甲璜心安以原形从肾排出,肾功能不良时应减量,心得安、心得舒及心得平主要在肝脏清除,肝功能不良时应减量慎用。 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为复极抑制药。有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作用。 ① 溴苄胺。作用机理为延长普尔基涅氏纤维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即延缓复极过程;缩小梗死区与正常心肌动作电位时程的不一致性;提高心室改颤阈并加强心肌收缩力。因而应用于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酰胺无效的反复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或循环性休克患者。常见副作用为体位性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等。 本药抗心律失常的疗效不高,只在室性心律失常正常起搏点受抑制或心肌收缩力差及其他药物无效时才考虑应用。 ② 乙胺碘呋酮(胺碘酮)。为α-和β-受体非竞争性阻滞药。胺碘酮的电生理作用广泛,可使心房、心室肌纤维、房室结、希氏束、普尔基涅氏纤维及房室旁道的动作电位包括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并有很强的阻滞折返激动作用,因此,适用于各种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及预激综合征并发的快速心律失常,禁忌症为房室和室内传导阻滞和对碘过敏者。长期用药应注意 Q-T间期延长及显著的心动过缓。 副作用为恶心、呕吐、便秘。长期服用角膜有棕黄色沉淀物,但不影响视力,停药后消失,间歇服药或用甲基纤维素或钠碘肝素溶液滴眼可防止发生。本药每一分子含2个碘原子,每天400mg相当于原素碘188.8mg,因而长期服药易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时用阿托品不能纠正。出现 Q-T间期明显延长者应停药以免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与晕厥。大量长期服用还可引起肺纤维化的严重副作用。 第Ⅳ类抗心律失常药 为钙拮抗剂。有抑制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的作用。当前临床应用广泛而具有代表性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为对心血管特异性作用较强的 3个药物,包括异搏停、硝苯吡啶和硫氮酮及其衍生物。其中异搏停、硫氮酮等兼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而被列为第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① 异搏停(戊脉安)。为罂粟碱的衍生物。作用机理为选择性地阻断细胞膜除极时的Ca2+传递,使细胞内缺钙,抑制心肌收缩,阻滞窦房结和房室结等慢反应细胞的Ca2+内流,即降低窦房结0相除极幅度和速度,降低4相坡度,从而降低自律性,延缓房室传导,消除折返。另外,还有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的效应。主要适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包刮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旁道逆传型)、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及窦性心动过速。禁忌症为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洋地黄中毒和低血压。使用时应注意:静脉注射有引起窦性停搏、休克和心脏阻滞的危险,必须慢注并作好抢救准备。 约10%患者用药后有头晕、头痛、口干、恶心等。静脉注射常见一过性血压降低,偶见房室传导阻滞。 本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疗效显著。 ② 硫氮酮。为强力的Ca2+通道阻滞药和冠状血管扩张药。电生理作用与异搏停相似,高浓度时降低普尔基涅氏纤维0相上升速度,缩短动作电位时间;抑制窦房结及房室结的功能,并显著抑制房室传导。主要适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以及冠心病心绞痛。禁忌症及副作用与异搏停相似。与β-受体阻滞药合用可致房室传导阻滞。另外,本药亦可致畸胎或死胎,孕妇慎用。 强心苷类药物亦有的被列入抗心律失常药物,除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迷走神经张力外,其电生理效应为减低心房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减慢0相上升速率,延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减慢传导,缩短旁道不应期增快传导,低浓度时降低心室及普尔基涅氏纤维钾离子通透性延长复极,高浓度时增加钾离子通透性加快复极。适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功能不全并发的室上速及心房颤动。但禁用于预激旁道并发的心房颤动。应用时宜注意毒性反应。 其他药物如三磷酸腺苷 (ATP)、硫酸镁及中药苦参等也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