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情报中心建筑
释义 qingbao zhongxin jianzhu
情报中心建筑(卷名: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architecture of information centre
  专门为情报中心机构设计、建造的独立或自成体系的建筑物。
  世界各国的情报中心机构,由于其服务方式各不相同,中心建筑的使用功能迥异,故而建筑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但是,从建筑学的角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情报中心建筑近似传统的图书馆,含有比例相当大的文献资料存储空间、一次文献采编部门以及读者阅览室等公众活动场所,此外还含有作为情报工作基础的二次文献加工、报道、编辑出版部门以及情报分析研究部门。自50年代开始,随着情报技术在情报工作中的普及应用和发展 ,也纳入了以计算机房 、输入输出、激光照排、快速胶印及其附属技术用房组成的计算机情报自动化处理中心,以演播室及其技术用房为核心与影片或录像带复制 、发行部门及播放厅 组成的声像中心,以有线或微波通讯技术设备为核心形成的通讯中心,以设有现代化放映和音响设备的观众厅、展览厅及各种交流场所组成的交流服务中心等。因此,这类情报中心又被称为第二代图书馆。这类情报中心建筑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该馆的主馆建于1962年,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矩形,4层,地下书库占全部面积的55%,读者活动部分占13.3%,其余为工作部门、复制部门和计算机房。随着现代化情报技术的发展,1979年NLM扩建了一幢13层塔楼,建筑面积18600平方米,重新安排了大型计算机处理中心、医学声像中心和生物医学通讯中心,屋顶装设了微波天线以实现其卫星通讯网络研究计划。NLM已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生物医学情报中心。
  第二类情报中心建筑是以二次文献加工报道工作用房、文献资料存储空间和大型计算机情报自动化处理中心为主的各类建筑。这类中心一般不设对外开放的阅览室、声像中心及交流中心等公众活动场所。这类情报中心建筑系列中,最早的是1952年成立的全苏科技情报研究所(ВИНИТИ),其后是1957年建成的日本科技情报中心(JICST),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存储文献资料及加工二次文献工作部门为主,改建或特设有大型计算机房。美国化学文摘社(CAS)堪称这类情报中心建筑的代表。CAS于1965年建成 A馆,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矩形,5层,主要含文摘工作室、职工餐厅及期刊库等; 1972年扩建了B馆,建筑面积(不包括地下3层停车场)约 13700平方米,方形外凸楼梯间,5层,除了文摘工作室外,在第一层设置了现代化的大型计算机处理中心。A、B二馆以架空走廊相联,同时还规定了未来发展的C馆位置并预留了通向C馆的联廊接口。CAS已成为世界上权威的化学化工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ISTIC)1987 年建成新的情报中心大楼,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这是一座6层田字形楼(Ⅰ段)与4 层口字形楼(Ⅱ段)的组合体,属于第一类情报中心建筑。该中心的Ⅰ段是中国第一个采用模数式设计的第二代图书馆,其基本结构柱网为7.5×7.5米,楼板普遍荷载为700千克/平方米,适合书架及阅览桌灵活布局及使用功能的变化。地下室为平铺式步局的双层积层书架,面积约1.6万平方米;地上1~4 层为各类阅览室、文摘工作室、计算机处理中心以及程控交换机有线通讯中心等;Ⅱ段的地下两层是以演播室为核心的声像技术部门 ;地上两 层设有报告厅、展览厅及大、小会议室等交流场所。建筑布局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消防监控系统和机械化运输系统也以国产设备为主。(见彩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