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朝鲜海峡
释义 Chaoxian Haixia
朝鲜海峡(卷名: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水文科学)
Korea Strait
  沟通日本海与东海、黄海的重要通道。位于朝鲜半岛东南与日本九州、本州岛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北界为垦绝岬至川尻岬的连线;从长崎半岛野姆岬经济州岛至朝鲜半岛西南角为其南界。长约 222公里,宽约185公里,水深一般在50~150米之间,最大深度 228米。主要岛屿有巨济、对马、壹岐、平户及福江岛等。海峡中的对马岛把水域分割成东、西两大水道:西水道(朝鲜半岛与对马岛之间,即狭义的朝鲜海峡)宽约67公里,平均水深约95米;东水道(对马岛-九洲)宽约98公里,平均水深约50米。位于东水道中部的壹岐岛,又将该水道分为两部分:对马岛-壹岐岛(宽约50公里)的水域称对马海峡;壹岐岛至九州之间称壹岐水道。第四纪冰期时,因冰川发育引起海退,使日本列岛与朝鲜半岛相连。冰期后,海水入侵,形成海峡。
  海区属日本海大陆架区,海底地形较平坦,但有少量的舟状盆地和洼地。第三系沉积物厚达千米。现代沉积物呈西南—东北带状分布;东、南部为砂质,并有贝壳和珊瑚;九州北岸及岛屿附近出现岩石底;西北部朝鲜近岸为泥底,向外为砂质泥。
  海区两端开阔,航路通畅。两岸为沉降式海岸,岸线曲折,岛屿林立,多良港海湾(尤其在朝鲜一侧)。主要港口有釜山、镇海、丽水、下关、福冈、佐世保、长崎等。
  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1月气温最低(2.2℃),8月最高(26.4℃)。年降水量1400~2200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10月至翌年3月为旱季。雾季出现在3~7月,尤以5~7月最多,朝鲜南岸与济州海峡附近为多雾区。冬季盛行西北和西风,风力较强,海浪较大;夏季多西南和南风,风力较弱,海浪较小;春、秋季风向不定,浪向较乱。6~10月为台风季节,尤以7~9月最多。
  海峡有对马暖流通过。按传统的说法,对马暖流是东海黑潮主干在屋久岛以西附近分出的一个北上分支。近来有人认为:它是黑潮水与中国大陆沿岸水在东海中部相遇的混合水,具有高温、高盐和流向稳定等特征。流幅70~150公里,夏宽冬窄。从济州岛东南起,对马暖流由南转向东北。流速25~50厘米/秒,最大为90厘米/秒,流量(3.3~4.9)×1063/秒。流抵对马岛西南后,分别进入东、西水道。西支势力较强,流幅窄、厚度深、流速大(夏季表层最大流速75~90厘米/秒,冬季为25~30厘米/秒),流量占流入该海峡总流量的52~71%;东支势力较弱,流幅较宽、厚度浅、流速小(夏季表层最大流速50~65厘米/秒,冬季20~30厘米/秒),流量占总流量的29~48%。对马暖流靠朝鲜一侧,接纳了部分朝鲜西岸和南岸的沿岸流,故在济州岛至对马岛一带,出现锋面。受岛屿及地形影响,在对马岛北面、东面和济州岛东面及东水道出口处,还存在着涡旋或逆流。对马暖流除有夏强冬弱的季节变化外,还有7年及4年的变化周期。
  朝鲜海峡是东海水输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每年通过该海峡进入日本海的水量约5.7万立方公里,占流入日本海水量的88%。对马暖流不断地把大量海水输入日本海,使日本海的平均水位要比同纬度邻近的太平洋的水位高 4~24厘米。当暖流流量增加时,日本海水位上升;反之则下降。
  冬季表面水温10~15℃,盐度34.0~34.6,夏季分别为23~28℃,31.5~32.5。温、盐度为东南高、西北低,与流系配置一致。12月至翌年4月,温、盐度随深度变化很小;5月末出现温跃层,7~9月跃层最强,并在西水道深层出现水温为6℃以下的冷水(为日本海深层冷水团南伸的一部分)。跃层在西水道位于5~30米,东水道位于20~40米处;11月后跃层逐渐消失(西水道深层冷水也衰退)。
  潮汐类型以正规半日潮为主,但有显著的日不等现象。济州岛沿岸、北九州及下关一带为不规则半日潮。潮差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前者可达3米,后者仅0.5米左右。潮流以半日潮流为主,流速50~150厘米/秒,个别水道达300~350厘米/秒。
  生物资源丰富,鱼类区系为印度-西太平洋区中-日亚区。暖水性鱼种占优势。对马暖流、南朝鲜沿岸流与来自日本海的冷水交汇处及涡旋区附近,为良好的渔场。盛产鳁、鲹、鲐、柔鱼、鲷、和秋刀鱼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