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衡 |
释义 | Zhang Heng 张衡(公元78~139)(卷名:哲学) ![]()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以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宇宙观和认识论为基础的。当时的天文学,亦即宇宙结构理论,共有三个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如伞盖,地如棋盘。这是一种古老的说法。宣夜说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象蛋壳,地在内象蛋黄。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他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浑天仪》)。他在《灵宪》中对天地的起源作过解答,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产出万物。他还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蚀的原因,指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蚀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水平推向了高峰。张衡著述,据《后汉书》本传称,有“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闲》、《七辩》、《巡诰》、《悬(玄)图》凡三十二篇”。《灵宪》是他的哲学著作。它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与无限性。他的文学作品,气象雄浑,富于科学的幻想。张衡文集已佚,后有明人辑本《张河间集》。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全后汉文》收集了张衡的全部著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