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包拯
释义 Bɑo Zheng
包拯(999~1062)(卷名:法学)

  宋代名臣。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北宋仁宗(1022~1063在位)朝进士;曾任州、县官,后来做到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御史中丞、枢密副使。为了挽救当时日趋衰弱的封建统治,他主张对外严修武备,精选将才,招募义勇,广储粮食,以抵御外侮;对内抑制宦戚特权,选用贤俊,广开言路,整饬吏治,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在法律思想上,他强调立法必须公私两便,既要对国家有利,又要对老百姓无害。反对随意变更法令,要使“法存画一,国有常格”。他主张务德慎刑,明正赏罚,朝廷要用道德和恩泽感化被统治者,不要“小过必察而大罪不诃”。为此一面要严禁对案件拖延不决,对轻微的犯罪要准许其改过自新,另一面要严惩重大的犯罪特别是官吏犯罪,不予轻贷。在审判实践中,他严格执法,铁面无私。“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他的一个舅父犯了罪,他照样依法鞭挞,使亲戚故旧都不敢为非作歹。为了减轻百姓讼累和便于发现冤抑,他打破告状不准进入中庭的旧办法,命令大开正门,让告状的人直接入内陈述曲直。由于他刚直不阿,明察善断,敢于摧折权贵,为民伸雪冤抑,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称颂不衰。人民群众称之为“包青天”、“阎罗包老”,编了不少文艺作品颂扬他。
  包拯的门人张田编有《包拯奏议》10卷行世。1963年,中华书局根据明朝初年该书的内阁藏本,加以校订、增补,并收入有关包拯事迹及该书旧刻序跋等参考资料,汇辑为《包拯集》重新出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