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政党
释义 zhengdɑng
政党(卷名:政治学)
political party
  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
  政党概念的由来和古代政党的萌芽  政党一词的英文 Party源于拉丁文Pars,意为一部分,另有同伴、部队、聚合等意。欧美于17~18世纪开始在政治生活中使用这一词汇。当时政党与派别同义,并且同时使用,指社会上一部分政治观点和利益相同的人组成的政治集团。到19世纪,政党与派别二词才分开,后者专指一党之内的不同派系。在古代,欧洲已有一部分利益、观点相同的人结成集团参与政治斗争,这可以说是政党的萌芽。如公元前 5世纪,雅典内部出现贵族派与民主派争夺政治领导权的斗争。当时雅典实行奴隶主民主政体,但元老院拥有最高权力。贵族派要力争保住元老院,民主派则极力抨击元老院,双方经过多年斗争,结果民主派取得胜利,最高权力机关由元老院转到陪审会、五百人会议和公民大会手中。
  在中国,古文中的“党”字最早当“无光”解。《屈赋·远游篇》:“时瞹瞹其俽莽”,指日月腌黮而无光。以后“黨”取代“俽”,逐步具有多种含意。周朝时党是乡里基层组织,五族为党或五百家为党;党又指亲族姻戚或意气相同的朋辈。春秋战国时已有“朋党”、“党人”之说,开始指上层社会中利害观点一致者结成的集团。以后又有唐朝的牛党、李党,宋朝的新旧党,明朝的东林党和非东林党,以及下层社会中造反民众组成的“会党”等。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君主集权制,往往视结党为大逆不道,史书中有“部党”、“党羽”、“党祸”、“党锢”、“党同伐异”等词,均属贬意,这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已有党派和党派斗争的萌芽。中文中现代意义的“政党”一词是从日本移植过来的。日本人于19世纪60年代末即明治初年,把德文 partei用汉字译为“政黨”或“黨”。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书刊中介绍西方政事时开始使用“党”和“政党”。到19世纪末,“政党”一词已在中国广为流行。但是由于中文“党”字自古含有搞宗派、结党营私的贬意,所以中国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政治组织不称“党”,而称“会”,如兴中会、同盟会等。
  政党的基本特征及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严格意义上的政党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政党的基本特征或要素主要是:①有明确、具体的政纲,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②有定型的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③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各级领导人;④有约束党员行为规范的纪律;⑤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各种活动,广泛争取非党群众的支持,竭力争取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自己的政纲。
  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议会斗争和自由民主思想文化发展的产物。它首先在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最早出现的是资产阶级政党,它起源于17世纪70年代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当时辉格党和托利党是英国议会中两个政治派别,19世纪30年代演变为保守党和自由党两个资产阶级政党(见英国政党)。美国于18世纪80年代产生了联邦党和反联邦党两派,后发展为政党(见美国政党)。无产阶级政党比资产阶级政党产生得晚,它是在资本主义由简单协作的工场手工业阶段进入社会化机器大工业阶段,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自发阶段发展到自觉阶段时诞生的,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7年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科学共产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政党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众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自治领广泛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部分被压迫民族都取得独立,建立了民族独立国家,政党几乎成为各国普遍的政治现象。到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政党总数已约有4000个。
  政党的名称未必都带“党”字,也有称“同盟”、“联盟”、“阵线”、“运动”、“组织”、“社”、“会”等。反之,称“党”的未必都是政党。如黑手党,原是16~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穷苦农民的秘密组织,到19世纪后蜕变为从事绑架、走私、敲诈、贩卖人口勾当的犯罪团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扩展为全球性的国际贩毒、诈骗和暗杀集团。美国三K党,成立于1866年,虽有总部和各地支部组织,党员曾经多达 500万人,甚至有党旗,还有人当选为参议员和州长,但它宣扬种族歧视,是从事私刑、绑架和集体屠杀的恐怖组织,是极端反动势力推行种族主义的工具。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
  政党的分类  政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又可划分出不同的政党类型。
  按阶级基础分类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政治集团,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按阶级基础划分政党类型是首要的标准,主要可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两大类,此外还有地主阶级政党和小资产阶级政党。一个阶级往往不只组成一个政党,尤其是资产阶级因属于不同阶层、产业(如工业、农业、金融业、商业)和财团,往往分别组成两个以上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因观点和利益不同也不止组成一个政党。一个政党往往不只代表一个阶级,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代表广大人民(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有的政党属于阶级联盟的性质,如1925~1927年的中国国民党就是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联盟的政党。
  按意识形态分类  各个政党都依据自己的意识形态制定自己的政纲,都以自己的意识形态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按意识形态分类主要有资本主义政党、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 4类。①资本主义政党,即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固守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政党。其中大体上又可分为 3类:自由主义政党、保守主义政党、法西斯主义政党。②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指欧洲、美洲、大洋洲各国信奉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或工党。这些政党大多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国际时期建立的。其指导思想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社会民主主义,改变为战后的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改良。③共产主义政党,是各国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组织,信奉K.马克思、F.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继承1847年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传统,一般都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从旧的社会民主党中分立出来或者新建的。④民族主义政党,是以争取或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为主旨的政党,包括的成分较为复杂,大多以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为主体。这类政党早在19世纪时就已在一些欧洲和拉丁美洲的被压迫民族中建立,如爱尔兰的芬尼亚党、匈牙利的反对派党、智利的激进党、阿根廷的激进公民联盟等。到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部分亚、非、拉新独立或正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国家都建立了各种民族主义政党。其中有的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的主张以社会主义为方向,而对社会主义又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理解和做法。按意识形态划分,除了以上四大类政党外,还有君主主义、无政府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生态主义等类政党。有的政党还与宗教信仰有密切联系,与天主教或基督教相联系的政党一般属于资本主义政党类型;与伊斯兰教和佛教相联系的政党一般属于民族主义政党类型。
  按政党的政治地位分类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通常分为执政党和在野党(或反对党)两类。此外还有合法党、非法党和地下党。法律允许进行公开政治活动的政党称合法党;凡法律取缔、不允许进行公开政治活动的政党称非法党。坚持地下秘密斗争的政党称地下党。社会主义国家的已有经验是共产主义政党长期、稳定地居于执政党的地位,有的国家还有民主党派参与合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在中国不存在在野党或反对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的8个民主党派都是参政党。
  按政党活动的范围分类  可分为地方党、民族党、国家党。地方党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某一个地方活动的政党。如法国实行地方自治,长期存在地方性政党。布列塔尼地方有解放阵线、民主联盟、自治自管社会主义阵线,科西嘉岛有民族解放阵线和人民联盟。民族党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某一个民族范围内活动的政党。在多民族国家往往长期存在各种民族范围内的政党,如比利时有弗拉芒族的人民联盟、瓦隆族的法语民主阵线和日耳曼族的讲德语人政党;西班牙有巴斯克民族主义党、加泰隆尼亚共和左派。国家党是指在全国范围活动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一般是全国性的大政党。
  按政党的组织状况分类  可分为大党、小党,严密型政党、松散型政党。大、小党在党员数量上并无严格的、绝对的界限。大、小党也可以互相转变。在资本主义国家,大党通常是指有可能获得议会多数席位并组织政府的政党;小党是指不论在朝或在野,在议会中都不占重要地位的党。严密型政党是指组织严密的政党,有党纲、党章,有从基层到中央的组织系统,党组织定期召开各种会议,研究、布置并检查工作,党员入党和退党均须履行手续、要定期交纳党费并过组织生活、违背党纪要受处分等。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政党是严密型政党,它肩负领导人民完成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共产主义新世界的艰巨历史使命,要求党组织应该是严密的,只有这样的党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种严密型与发展党内民主不是对立的,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或执政的情况下,无产阶级政党都是建立在党内广泛民主和党员高度自觉的基础上。资产阶级的法西斯主义政党也是严密型的,旨在强化资产阶级专政而采取盲目的服从和残酷的统治,在党内实行领袖个人专制,窒息党内民主。松散型政党是指组织松散的政党,没有严格的党章和明确的党纲,只有几年一度参加竞选的纲领或关于政策的声明,党员入党和退党均不履行具体手续,不过组织生活,只是在总统或议员选举投票时表明自己属于何党。资产阶级政党多属于这一类型。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也是松散型政党,不过它有党纲和党章,有一定的组织和纪律,定期召开党的各种会议。
  政党的功能和作用  政党的社会功能是形成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治理国家和社会。政党的功能与政党的阶级性密切相关,归根结柢是维护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在具有正常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政党的功能是制定、公布并宣传其政纲,争取选民的支持和获得议会的席位,在议会中致力于国家立法和监督政府,争取领导或参加政府,在政府中制订并实施各项决策。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功能,在夺取政权前主要是制定符合广大人民意愿和利益的革命纲领,通过党员的骨干作用,联系、发动、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开展以武装斗争为主的群众性政治斗争,推翻剥削阶级的国家政权;在夺取政权后,主要是执掌国家政权,对全国全社会实行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社会生产,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近现代政党的出现和活动在历史上有重大的进步作用,它使古代君主个人终身统治的专制政治改变为近现代政党的民主政治。政党民主政治使政治生活、政治斗争和政治决策公开化、团体化、群众化、程序化、法治化、制度化,有利于发挥统治集团集体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众多人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才能,有利于减少和消除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滥用权力的现象,有利于政局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资本主义国家由资产阶级政党执政,它们采取制定宪法,召开议会,进行竞选等民主形式,由竞争中取胜的政党组成政府,依法治理国家;取消终身制的君主个人专制和封建等级授权制,避免宫廷阴谋暗算和权贵政变,实行民主选举制、领导职务任期制、轮换制和权力制衡制、监督制。这些对封建专制政治是一次革命。但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其民主政治的功能主要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私有制,其历史进步作用是有限的,它的公开性、群众性、选举、表决等民主形式都要有利于实现资产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政。各资产阶级政党为了争夺执掌国家政权,不惜采取空头许诺、欺骗选民、拉拢选票、弄虚作假等手段,每次竞选都耗费大量资财,执政后的决策首先是为了资产阶级的私利。当政党民主政治威胁资产阶级的统治时,它们就会抛弃这种形式,改用有利于巩固其统治的形式;或者调整某些政策,以缓解阶级矛盾,维护其统治。
  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政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它们在取得政权后,就会使政党的推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以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利益,它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张和政策,并通过法律程序,经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使之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以实现自己的思想政治领导;它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障社会各阶级、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发挥作用;它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骨干作用,团结和领导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把国家和社会治理好。诚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国家政权建设尚缺乏经验,以致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还不可避免地有过失误,甚至犯过严重错误。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不断总结经验,克服缺点和纠正错误,使政党在推进社会进步方面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2: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