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政党法
释义 zhengdɑngfɑ
政党法(卷名:政治学)
party legislation
  有关政党及其活动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政党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它通常规定政党的组织、活动原则、职责权限以及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等。
  现代世界各国的政党立法主要有 3种情况:①有些国家制定关于政党的专门法律、法规、条例等规范性文件。例如,联邦德国1967年 7月制定的《关于政党的法律(政党法)》、墨西哥1977年12月议会通过的《政党组织和选举程序法》、印度尼西亚1975年 8月国会通过的《关于政党和专业集团的法令》、泰国1981年 7月国王颁布的《佛历2524年政党条例》、土耳其1983年 4月颁布的《政党法》,等等。②有些国家未制定专门的政党法律,而在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条例等规范性文件中对政党作了规范性的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年宪法“序言”中确认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族人民的领导作用;阿尔及利亚1976年宪法确认国家体制建立在一党制的原则基础上;葡萄牙1982年宪法规定,各政党一律不得采用字面同宗教或教会的内容直接有关的名称,也不得采用可能同国家标志或宗教标志相混淆的标志。再如,美国国会1974年通过了一项限制政党选举经费的法律,规定每个政党为举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最多只能花费 450万美元;还规定被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在总统竞选中的花费不得超过3000万美元。③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国家还采取惯例的形式来确认和保障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政党制度。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总统选举、国会活动中形成的一些惯例,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被公认是法律制度的组成要素。英国根据惯例,在大选中获得多数议席的政党为执政党,其领袖由国王任命为首相,然后由首相推荐议会中本党议员为各部大臣,组成一党内阁;在大选中取得次多数议席的政党则成为法定的反对党,可按照内阁的组织形式组成影子内阁。日本1946年宪法规定“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而按照惯例,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由国会中多数党组成。 
  政党法明显地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在资本主义国家,就有反对共产党和进步政党的政党立法和司法实践。例如,美国1954年 8月通过的《共产党人管制法》、南非1950年6月制定的《镇压共产主义条例》,等等。即使所谓适用于一切政党的法律,也是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有些国家,法律规定成立政党的条件与取得合法地位的程序,要求政党在成立时或参加竞选时要向有关当局登记,登记时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在前次大选中必须获得一定百分比的选票等,以此来淘汰小党派,减少参加竞选的政党。不少国家规定,军人、文官、法官不准参加政党活动;有的则禁止政党在军队、法院、政府机关、选民登记机关活动。有的国家建立政党控诉权制度和享受物质补助制度,并作出保障政党活动自由等规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2: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