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希腊城邦经济
释义 Guxilɑ chengbɑng jingji
古希腊城邦经济(卷名:经济学)
polis-economy in ancient Greece
  公元前 8世纪至公元后几个世纪在希腊地区陆续形成并长期存在的各奴隶制城市国家的经济。这种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国家,往往以某个城市(起初是城堡)为中心,包括邻近各个村落,结成政治、经济的共同体,古希腊人称之为“波里斯”,通常译为“城邦”。希腊世界有大小城邦数百个,著名的有雅典、斯巴达、科林斯、阿尔戈斯、迈加拉、底比斯、米利都等,从未形成统一的局面。就其奴隶制经济发展的类型而言,城邦经济大体上可分为两种:①以阿提卡半岛上的雅典为代表的发展工商业和航海贸易的类型;②以拉科尼亚平原上的斯巴达为代表的重农抑商的类型。
  雅典  在氏族制度自身解体和阶级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奴隶制城邦。居民分为三类:①公民。分贵族和平民。贵族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享有政治特权,平民包括小农和手工业者、商人等。②外邦人。无公民权,不能取得土地,主要经营商业及航海业。③奴隶。来自战俘、拐卖、海盗劫掠及某些负债的自由民。由于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岛谷物生产不敷所需,须经常从外地输入,而以本地的金属、陶器等精美的工艺品和优质的葡萄酒进行交换。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雅典的商品生产日益发达,出现了出身于平民的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他们使用奴隶劳动从事手工业生产。小手工业作坊一般使用 5~10个奴隶,较大的作坊使用20~30个奴隶。使用奴隶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矿山。公元前 5世纪末,在雅典洛里恩银矿使用的国有奴隶达1~2万人。奴隶主在作坊和矿山除使用自己占有的奴隶外,还租用别人的奴隶。有的奴隶主专门经营出租奴隶,有的拥有出租奴隶达千人以上。奴隶主还经营海外贸易,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不仅是希腊地区,而且是东部地中海的重要商港,其进出口货物的关税收入(税率约 2%)是雅典政府的重要财源。
 


  斯巴达  斯巴达人于公元前11世纪侵入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拉科尼亚平原。他们在征服过程中,把原有居民大部分变为集体所有的奴隶,称为希洛人;把小部分驱逐到边远地区,和原住在边远地区的居民一起,成为政治上无权的自由民,称为皮里阿西人。约在公元前8世纪初,斯巴达的氏族组织开始转化为国家机构,形成城邦。全体斯巴达人是城邦的公民和统治者,他们集体占有被征服地区的土地,并按斯巴达人的家庭数目划分为均等的每份约20公顷的份地,分给各家,但不能买卖、分割或转让,只能传给后代。份地交由希洛人耕种,希洛人向斯巴达人交纳谷物、油和酒,平均每七家供养一家。希洛人被固定在土地上,可以有家室和微薄的经济。斯巴达在征服异族过程中确立了以农立国的传统。与雅典不同,斯巴达统治者限制发展工商业(由边区居民经营,收取税金),不许贵金属和货币流通。这些措施在一定时期内曾抑制了社会阶级的分化。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外界的经济影响,商品经济仍有所发展。到公元前4世纪左右,土地买卖盛行,地产急剧集中,终于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传统的城邦所有制也日趋衰落。
  其他城邦  除了以雅典和斯巴达为典型的希腊本土上的两类城邦外,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人还通过早期的移民和后来的大规模的殖民活动,在小亚细亚沿岸、爱琴海诸岛以及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许多殖民城邦。这类城邦也多按母邦的模式推行奴隶制生产方式。
  各城邦的差异  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希腊各城邦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一般说来,沿海地区各城邦以发展工商业为主,内陆各城邦以农业为主,有些地区也经营畜牧业。实力强大的城邦,如雅典、科林斯和斯巴达,都各自结成同盟,力图对外扩张,称霸希腊,这种奴隶主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终于导致公元前 5世纪后期雅典与斯巴达之间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后,奴隶制经济仍有进一步发展,但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大量破产,城邦内部奴隶与奴隶主、自由民内部贫民与富者的矛盾激化,城邦制度陷入危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