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尹湛纳希
释义 Yinzhɑnnɑxi
尹湛纳希(1837~1892)(卷名:中国文学)
  蒙古族小说家。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内蒙古卓索图盟吐默特右旗人。其父是一位爱国将领和古籍收藏家、历史学者。
  尹湛纳希自幼从塾师学会了蒙、汉、满、藏文字,对蒙、汉古典文学造诣颇深,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擅长丹青。他一生未出仕,青年时代常以文会友,饮酒赋诗,谈古论今。游历过内蒙古部分盟旗和国内一些名胜古迹,结识不少学者名流,这对他增长阅历,开拓视野,积累创作经验,起了积极的作用。
  尹湛纳希30岁以后,社会陷入动乱,家道中落。社会、家庭急剧的变动,使他思想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一方面为生计奔波,另一方面发奋著书立说,对社会问题予以关注和探索。继续撰写其父未竟遗著《青史演义》,断断续续历经20年,终告完成,还创作了长篇小说《一层楼》、《泣红亭》和《红运泪》(未完成),以及杂文、诗歌等;并曾将《红楼梦》和《中庸》译成蒙文(已散佚)。


  《青史演义》,又名《大元盛世青史演义》。计划写一百二十回,至元亡为止。现出版69回,前59回写成吉思汗及其祖先的历史,后10回为斡歌歹即位后的历史。1980年在检查鉴定尹湛纳希的抄本中,发现补充旧章回的新30回。该书目前所存仍为69回。尹湛纳希在书中对成吉思汗及其将领、部属倾注了满腔热情,描绘了成吉思汗率诸将领统一各部的英雄业绩,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现出12、13世纪蒙古草原的历史风貌。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人物形象。《一层楼》是尹湛纳希学习《红楼梦》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题材写成的长篇小说。《泣红亭》是她的姊妹篇。


  《一层楼》和《泣红亭》的故事沿着璞玉和炉梅、琴默、圣如的爱情线索展开的。而最后以璞玉之父,为攀附权贵,给璞玉娶了节度使之女苏姬为妻,三个姑娘星流云散,小说以悲剧告终。《泣红亭》以璞玉访炉梅、琴默、圣如的踪迹开始,描绘了三个姑娘的悲剧命运。三人经过一番波折,最后终于都和璞玉成婚,以大团圆的喜剧结束。
  尹湛纳希通过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满怀同情地描述了在封建礼教桎梏下青年男女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以及清末种种腐败的社会现象,反映了深受剥削的农民的痛苦生活。
  作者对现实的揭露是比较深刻的,但他并未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衰朽灭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为可以凭借贤人的力量加以修补,恢复其元气。他把这种“补天”的思想愿望纳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给作品带来了严重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同时,作品存在比较明显的模仿因袭《红楼梦》的痕迹。
  尹湛纳希的创作,为丰富民族文学宝库,促进蒙、汉文化交流以及丰富和发展蒙古族文学体裁和文学语言,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民族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