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尼采,F.W.
释义 Nicɑi
尼采,F.W.(卷名:政治学)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德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1844年 10月 15日生于吕岑附近勒肯的一个牧师家庭。曾先后在波恩、莱比锡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言学,深受德国唯意志论哲学家A.叔本华和英国自然神论哲学家A.A.库珀(即沙夫茨伯里伯爵)的影响。1869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因病辞职。1889年后完全疯癫。1900年 8月25日卒于魏玛。表现其政治思想的主要著作是《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道德体系论》(1887)、《查拉图拉如是说──为一切人而不是为一人的书》(1891)、《基督教之敌》(1895),以及由其妹伊丽莎白根据他的笔记整理而成的《权力意志》(1901)。
  尼采批判传统价值体系,认为理性把人的注意力引向外部物质世界的创造;基督教伦理则束缚人的头脑,使人变成恪守清规戒律而毫无生气的动物。他力求为人找到一条摆脱异化、恢复自身价值的道路。他倡导个人尊严和自由思考,鄙视偶像崇拜。鼓吹非理性主义,否定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摧崇放任不羁的权力意志。强调要建立新的权力意志的价值观,认为贪得无厌的权力意志是万物的本原,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决定力量。他很少直接涉及社会政治制度问题,而是集中探讨社会政治哲理。他憎恶平等,认为平等是对弱者的赏赐,基督教的平等教义是弱者的奴隶道德,西方民主和社会主义又是基督教的世俗变种。尼采欣赏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永恒斗争思想,提出超人哲学,他赞美利己主义的“强者”、“超人”对文明的贡献,他把“超人”看作是具有最高智慧、具备超强自制力的人,不应受道义责任的约束。他还认为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超人”,而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是权力意志。
  尼采在世时默默无闻,死后却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进步思想家从其批判精神中汲取营养;而其狂热的非理性主义的超人学说则被法西斯主义所利用和吸收,并对20世纪欧洲大陆盛行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发生重大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