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城 |
释义 | cheng 城(卷名:建筑 园林 城市规划) city wall 围绕城邑建造的一整套防御构筑物,以闭合的城墙为主体,包括城门、墩台、楼橹、壕隍等。也指边境的防御墙和大型屯兵堡寨。 发展简史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一些部落为保护自己的居住地,已开始在聚落周围设置防御工事。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聚落外部挖有壕沟,河南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址有两座100×100米的方形城堡。 商代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围着城墙的都城和地方城邑。河南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湖北黄陂盘龙城都是夯土城墙。但安阳殷墟只有壕沟而未发现城墙。 春秋战国是中国早期大规模建城的时期,春秋时期的曲阜鲁城(见曲阜鲁国故城)、洛阳东周王城、秦雍城等的城墙厚度为10米左右。战国时期的齐临淄、燕下都、楚纪南城的城墙加厚到20米,夯层密实,有瓦质排水道。这些城的城门道深度约20余米,最深的达80米,纪南城还有水门。这个时期的文献《墨子》中记述了城门、雉堞、城楼、角楼、敌楼的设置原则和建造方法。《考工记·匠人》记载了各级城道的规模和对城高的限制规定,但从上述各城遗址的情况看,当时各国竞筑高城,这些规定并未得到遵守。 汉代的边城在城门外出现了曲尺形护门墙,城角出现45°斜出墩台(见汉代关塞建筑)。魏晋南北朝国土分裂,战乱频仍,一些边城的城防设施逐渐应用于内地城邑,在统万城、洛阳金墉城发展出突出城外的墩台──马面。徐州城、邺城等开始在夯土城墙外包砌砖壁。唐代城防设施开始制度化,在《通典·守拒法》和李筌《太白阴经》中都有关于筑城制度的记载,这时出现了羊马墙、转关桥、弩台等新的城防设施,在边城中还有瓮城。 宋代加强城防建设,把唐代边城所用的瓮城等应用于都城。宋代编成的《武经总要》、《修城法式条约》等官书,详载城、城门、瓮城、敌楼、团楼、战棚、弩台、钓桥、闸板、暗门等防御设施的制度和做法。南宋通过对金战争,丰富了筑城经验。陈规在《守城机要》中根据积极防御思想提出改进城防设施的意见。南宋中期创造出万人敌,为箭楼的前身。南宋末年对蒙古作战,由于火药的使用,为加强防御,城墙多用砖石包砌,城门也改为砖石券洞。 明初大事建造地方城邑,大部分城都用砖石包砌,沿用数千年之久的夯土城至此已大部为砖城代替,并在瓮城外创建箭楼和闸楼。明中叶大修长城和设防卫所,使城防设施更为完善。 组成部分 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分述如下: 城墙 古代称墉,墙体土筑,断面为梯形,其高宽比各代不同,唐宋边城的上底、下底、 高之比为1∶2∶4,都城为 2∶3∶2。墙体外侧加水平木椽若干层,防止崩塌,称絍木。南宋以后为防御炮火,墙身用砖石包砌的渐多,个别城墙还用糯米灰浆砌筑。城顶外侧砌垛口,内侧砌女墙。墙身每隔一定距离筑突出的马面。马面顶上建敌楼,城顶每隔十步建战棚。敌楼、战棚和城楼供守御和瞭望之用,统称“楼橹”。 城门 城楼下为夯土墩台,用木柱、木梁为骨架,构成平顶或梯形顶的城门道,台顶上建木构城楼,城楼一至三层,各代不同,居高临下,便于瞭望守御。火药用于战争以后,南宋后期城门道改用砖砌券洞。 瓮城 围在城门外的小城,或圆或方,方的又称“方城”。瓮城高与大城同,城顶建战棚,瓮城门开在侧面,以便在大城、瓮城上从两个方向抵御攻打瓮城门之敌。正面的战棚在南宋时改为坚固的建筑,布置弓弩手,称为“万人敌”,到明代发展为多层的箭楼。瓮城门到明代又增设闸门,称为闸楼。 马面 向外突出的附城墩台,每隔约 60步筑一座。相邻两马面间可组织交叉射击网,对付接近或攀登城墙的敌人。 敌楼和战棚、团楼 防守用的木构掩体。建在马面上的称敌楼,建在城墙上的称战棚,建在城角弧形墩台上的称团楼,构造相同,结构都是密排木柱,上为密梁平顶,向外三面装厚板,开箭窗,顶上铺厚三尺的土层以防炮石。到明代,敌楼发展为砖砌的坚固工事。 城壕 即护城河,无水的称隍。一般阔2丈,深1丈,距城30步左右。在城门处有桥。一端有轴,可以吊起的称“钓桥”;中间有轴,撤去横销可以翻转的称“转关桥”。有的在桥头建半圆形城堡,称“月城”。 羊马墙 城外沿城壕内岸建的小隔城,高8尺至1丈,上筑女墙。羊马墙内屯兵,和大城上的远射配合阻止敌人越壕攻城。 雁翅城 沿江沿海有码头的城邑,自城沿码头两侧至江边或海边筑的城墙,又称翼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