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彬县大佛寺
释义 Binxiɑn Dɑfo Si
彬县大佛寺(卷名:美术)

  中国的佛教石窟。位于陕西省彬县城以西12公里的清凉山上,下临泾河,依山开窟,迤逦约300米。共有109个大小窟室,造像龛268个,大小造像1568身,碑刻13方,题刻170余处。
  大佛寺在唐代为应福寺,后改称庆寿寺。石窟造像主要雕造于唐初至唐文宗时期的 200年间,元以后曾大事装修。
  彬县石窟中最主要的是大佛窟,凿于贞观二年(628)。窟平面呈半圆形,径21米,高约30米。穹顶。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本尊高约24米,结跏趺坐,作无畏印。二胁侍菩萨,立姿,头戴宝冠,缨络华丽,各高约5米左右。这3尊大像均经后世重新装銮,菩萨下部漫漶,衣纹与体态关系不清楚,而背光部分浮雕保存完好,佛背光刻莲瓣、宝相花、火焰纹,内有坐佛7尊,飞天19身,雕刻精美。飞天身躯丰满、露足,腰部上折,具有明显的隋至初唐时期的造型特点。窟内四周有造像龛70个,造像1001身。最小者高仅20厘米。内容多为一佛二菩萨、地藏菩萨像等。由于砂岩质松,风化很严重。大窟前壁门洞上部有2层明窗,窟外建5层楼阁,可以登临眺望。大佛窟东侧为千佛洞,以3个并列的石窟组成;西侧有罗汉洞窟群,主要窟室有4个。在大佛寺西边,依山还有不少佛龛与摩崖造像,多风化。
  清末叶昌炽曾辑录考证彬州石窟题刻,编《邠州石室录》,收录题刻共103方,其中,唐22方,宋64方,金1方,元16方。并有宋代名臣韩琦、范尧夫,画家文同等人的题名。
       
菩萨像(局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