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光启 |
释义 | Xu Guɑngqi 徐光启(1562~1633)(卷名:经济学) 中国明代科学家,沟通中外文化的先驱者。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后累官翰林院检讨,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兼文洲阁大学士。 徐光启生活在明王朝濒于覆灭的前夕。当时,国内朝政腐败,土地兼并日盛,水旱虫灾频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加之外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和倭寇乘机劫掠侵逼,国势衰颓,民不聊生。他感愤于此,在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便潜心向天主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学习天文、历算、火器等现代科学知识,欲以此富国强兵。后虽居高位,犹孜孜不懈地考察经济,钻研科学,特别关心农业。同时,通过译著自然科学书籍,为引进和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作出了杰出贡献。可惜,他的大多数济世主张常遭豪门贵族阻挠,难能实现。其传世著作现编有《徐光启集》、《农政全书》、《徐光启著译集》以及由他主持编成的《崇祯历书》。 徐光启一生中特别重视农学,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晚年之作的《农政全书》中。该书共60卷、12大类,50余万字,在他死后经陈子龙等整理修订,于崇祯十二年(1639)刊行。书中既辑录有大量的历史与当世的文献,也总结了徐光启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中也包含他的富民强国的经济思想。 农业是富民强国之本 徐光启认为财富就是粮食和布帛。而货币只是财富的象征,并非财富本身。由此他得出了“农者,生财者也”(《徐光启集》)的结论,并指出中国贫穷的原因就在于旷土不耕,人多而不能生谷。为发展农业生产,他提出了移民垦荒和开发水利的正确主张。在他看来,增加粮食生产,从而改变南粮北调的不合理局面,最经济便当的办法就是依赖富户大量募民去西北开垦水田,并“均浙、直之民于江淮、齐鲁,均八闽之民于两广”(《农政全书·农事》)从事拓荒。同时,在中国南北普及植棉与纺织技术,以解决由于南方织布缺少原棉,北方产棉不会织布,致使南棉北布价格极不合理的现象。他还认为,欲垦荒拓田,水利必须当先,“水利者,农之本也。无水利则无田矣”(《凡例》),为此,《农政全书》特地以 9卷的篇幅来设计开发各地区的水利,还介绍了他和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 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 在《农政全书》中,徐光启不仅杂采众家之说使许多珍贵的技术经验得以保留,尤为突出的是以其平生积累的大量资料,用近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由此提出解决经济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创新意见。这方面的重要贡献有:搜集整理分析了从春秋至万历前两千多年间一百一十一次蝗灾记载,得出了蝗灾高发时间与地区分布的普遍规律;运用地理学知识,阐明了“风土”和作物分布的关系;并用“纬度”这一科学概念论述了地区纬度不同,寒暖有别,种艺之法当据此确定的道理;从科学上破除了传统的二十八宿决定农作物分布的形而上学观点。他还通过亲自栽种,为推广新作物、新品种总结出了新鲜经验,如棉花的树艺法,甘薯的“十三胜”(即十三个优点)和留种条件等。这些宝贵的知识,后世皆广为流传。此外,他对于把近代天文、气象和算学知识用之于农事将会得到的经济效益,也作了精辟的概括。如他指出:把历象知识用之于晴雨水旱的预报,于民生财计大有利益;精于算学,明于度数,无论是测量田地、疏浚河渠,筑堤灌田,还是制作机械器具,皆有利便之法以利民生。 做好备荒、救荒 明代的水旱虫灾,其严重程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徐光启对其危害了解至深,所以,他在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十分关注备荒、救荒。他在《农政全书·凡例》中为防治灾害造成的凶饥,提出了“预弭(事先采取积极措施以祛民害)为上,有备(节约、积粮、贸通有无)为中,赈济(计户给米,救济饥民)为下”的三原则,若“预弭”不及,“有备”有失,“赈济”不继,还可用木叶草实以救民困。所以他把明周定王的《救荒本草》编进了《农政全书》,并对其中三十余种一般人所不熟谙的草木,亲予品尝。 由于徐光启认为土旷人多又不能生谷是国家贫穷之源,因此他还研究了人口增殖规律和解决人多的办法。他提出了在正常情况下,人口大抵三十年增加一倍的观点。对于众多的人口,包括靠禄米供养的皇室儿孙,都应趣农就本。他提出的人口增殖规律,尽管是从明王朝三百一十年宗室人口繁衍之数推算而来的,未做科学论证,但他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人口增殖率概念的思想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