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普拉滕,A.
释义 Pulateng
普拉滕,A.(卷名:外国文学)
August Platen (1796~1835)
  德国诗人。生于安斯巴赫破落的容克贵族家庭。1806年入慕尼黑士官学校。1814年任巴伐利亚军队的军官,1815年参加反拿破仑战争,次年去瑞士旅行。1818年在维尔茨堡和埃朗根大学学习语言学和哲学,同时结识了当时住在纽伦堡的诗人吕克特,得以了解东方语言和文学。他开始用东方的“加色尔”诗体(一种阿拉伯、波斯诗体,通常10至20行,一韵到底)写诗,第一批“加色尔”诗发表在1821年。同年把其他一些“加色尔”诗收入《抒情的篇页》发表。1824年去意大利旅行,写成《威尼斯十四行诗》(1825)。1826年流亡意大利。后死于西西里岛的锡腊库扎。
  普拉滕是个进步诗人,具有资产阶级共和主义思想,在1815年以后的复辟时期,他主张自由主义,反对封建专制。他的《波兰之歌》(1830~1831)表现出对波兰人民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同情和支持。他在《威尼斯十四行诗》中,描绘了这个水城特有的魅力,对这个充满文艺复兴、共和主义精神和市民自豪感的城市的没落发出了悲叹。在艺术上,他继承古希腊罗马和古典文学的传统,也受到浪漫派的影响。诗歌格律严谨,形式典雅,语言优美,音节铿锵,但曲高和寡。他被人称为“冷漠的古典主义者”,甚至说他是没有创造性的古典形式的“摹仿者”。
  1826和1829年,他先后写了两部韵文喜剧《灾难性的叉子》和《浪漫派的奥狄浦斯》,对当时风靡全国的浪漫主义“命运剧”进行讽刺,对德国的现状进行批评。另外,普拉滕曾把伊默尔曼和海涅看作论敌,曾与海涅进行论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7: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