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城池筑城体系
释义 chengchi zhucheng tixi
城池筑城体系(卷名:军事)
fortification system of walled city
  中国古代筑城的基本形式。它是以城墙为主体,与沟池等障碍和外围关堡相结合所组成的防御工程整体。古代城池,是统治阶级对外进行防御,对内实行统治的基地。历代统治阶级都把城池的得失作为战争胜负的主要标志,把构筑和加强城池筑城体系作为国家设防的重点。据统计,西汉时期构筑的郡、县城池达1400多座,以后又有增加。城池筑城体系在中国延续约4000年之久,到明、清时期已发展到相当完善的程度。
  组成  城池筑城体系以一座城池为一个单元构成,大体上由墙、壕防护设施,射击设施,出入口防御设施,指挥、观察设施和外围关堡等五部分组成:①墙、壕防护设施,是城池筑城体系的主体工程,墙体要求构筑得高、厚、坚固;羊马墙、护城河(沟壕)是保护城池的主要障碍物,可使进攻一方的人马、兵器难以接近城墙和登城。②射击设施,是指沿城墙顶部外缘构筑的雉堞(又称堞墙、睥睨),雉堞上有垛口和孔眼,供守军观察、射击和投石用。③出入口防御设施,主要是指城池的门洞,它是防御的薄弱部位;其防御设施为门和闸,门多为木制或外包铁皮,闸为铁制(靠绞车操纵升降)。④指挥、观察设施,主要是指建于城门上的城楼(亦称重楼)和城墙上的敌楼。⑤外围关堡,是在城池外围的交通要道上构筑的关城和堡城,为城池防御的前哨阵地,能起到加大城池防御纵深,使城池免遭突然袭击的作用。
  沿革  据《世本》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中国构筑城池,起源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大约是在夏王朝建立的前后。更早出现的土墉,是城池的雏形。城池筑城体系是随着战争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变化而演变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墨翟,对中国古代城池筑城理论作出过重要贡献。例如,他主张构筑城池的位置要选择在军事和经济要地,并注意利用地形;城池筑城体系要构成能四面进行防御和多道的防护设施;城墙的外围要有壕池环绕,最外层构筑木栅外郭予以加强;城池与亭燧的配置要能互相掩护,互相支援。此外,他还主张城墙内侧每隔140米左右设“突门”(即暗门)一座,以便守军战时出敌不意地从突门出击或偷袭敌人;他还针对当时出现的“穴(地道)攻”,提出了“以穴迎穴”的战法和工程措施。
  中国城池筑城体系的发展,各个朝代有不同的侧重点,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城池规模  中国早期的城池规模较小,春秋中叶的城池,方圆不过10公里,以后规模逐步扩大。如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燕下都(今河北易县南)周长已达24公里;到了唐代,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区)的周长扩展到36.7公里;明初都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外郭达103.7公里。大的城池也不断增多,如唐代10万户以上的城池只有10多座,到了宋代已增至40多座,以后继续有所增加。
  墙壕防护设施  历代城池的修建都强调深沟高垒,重视建重城和采取城墙与护城河(或沟壕)相结合的防御措施。如战国时期的淹国都城淹城(今江苏常州市南)为三重城,每重城的周围都建有护城河;汉朝京城长安城(今西安市西北)为二重城,外城城墙高达8米,底厚3.5米,顶厚2米,墙外有宽约7米、深约4.7米的护城河环绕;汉末曹操改建的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隋代的长安城(今西安市区)均为三重城;据考古发掘,唐代长安城城墙的底厚达12~20米。宋代的城池除沿袭重城和保持唐代城池城墙的厚度外,为加强城池防卫作战中的侧击能力和友邻互相掩护,在城墙上加筑了突出于城墙外侧的马面,形成了城墙马面筑城体系;还加宽了护城河,如宋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城的护城河宽约30米,从而使城池筑城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以后历代的城池,在墙、壕防护设施方面发展变化不大,但重城个别仍有发展,如明代的北京城建为四重城。
  指挥、观察设施  中国古代筑城很重视在城门上和城墙的拐角处构筑指挥、观察设施。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有关于宫隅、城隅之制的记载。秦代出现了城楼,汉代出现了角楼,以后历代筑城,在城门上和城墙的拐角处均建有供瞭望用的亭楼观榭之类的建筑。明代对角楼在形制上做了大的改进,改建为四周开有箭窗的多层角楼,既可用于观察,又可用于射击。南北朝时期的邺城,城墙上还建有用于观察的敌楼,后代一直沿用。此外,有的城池还在内城建有钟楼、鼓楼,平时用于报时,战时用于报警。
  出入口防御设施  城门是城池筑城体系的薄弱部位,也是进攻者攻击的重点,因而也是历代城池发展中研究和改进的重点。周代在城门外加筑有突出于城墙的城阙,防守的士兵可在城阙上以弓箭侧射掩护城门。汉代又在主要城门外加筑了瓮城(图1)。瓮城有的亦称月城,它是突出于城门外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这种建筑形式一直延续到明代,其设施较前代又有发展。如明代城池的城门,有的构筑有双重瓮城,有的在瓮城的正前方还建有高大的箭楼,从而大大加强了城池出入口的防御。


  材料和工艺  早期的城池,城墙主要是用土夯筑(或版筑)而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筑城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筑城材料和工艺的不断发展。东晋时期,出现了用砖包砌的城墙。到了唐、宋时期,一些较大的城池都用砖包砌城墙。明、清时期,用整齐的条石、块石和大城砖包砌城墙已较普遍。明代城池的城墙,砌砖用的胶结材料有的是用糯米石灰浆,城门起拱是用桐油拌合石灰胶结,历经数百年仍坚实如故。
  典型城池  明代修建的北京城(图2),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的。它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典型的封建王朝都城,具有防御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工程构筑坚固等特点。该城略呈方形,由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紫禁城)组成。内城是北京城的防御主体工程,城墙周长约24公里,墙体最高为13米多(包括雉堞),底厚19.5米,顶厚16米。墙顶的内缘设女墙,高 1米,外缘设雉堞,有垛口11038个。沿内城城墙构筑敌台172座。内城共设城门9座,位于南面的有3座(正中的为正阳门),其他三面各设城门 2座。城门上建有城楼。内城的城门外建有瓮城,其中正阳门的瓮城还增筑箭楼3座。为使瓮城得到进一步的掩护,在城门外附近构筑有大敌台。为加强城角的防御,各城角都建有角楼。为加强整个内城的防御,在城墙外开挖有护城河,河宽30~60米,深度3米以上。在内城的北面中心位置建有钟楼和鼓楼。外城的城墙建于内城的南面(东、西、北三面未建外城墙),建有敌台63座,城墙、敌台的构造与内城相同,仅强度稍次于内城。皇城和宫城位于整个城池的中心,其结构和防御工程设施与内城相近。


  历史上的作用  在中国长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城池筑城体系曾发挥过很大作用。如四川合州的钓鱼城,是南宋末年为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而构筑的。涪水在其南,嘉陵江流经其北,渠江在其东,三面临江;城池建在山顶上,南北两面为峭壁悬崖,地势十分险要。它上控三江交汇的扇形地区,下屏战略要点重庆,是攻必夺、防必守的军事要地。南宋的余玠、王坚、张珏等将领,从1243年起,先后利用这里有利的地理条件和险要地形,顺着山的自然地势构筑了钓鱼城,又在城外据险构筑了一些外围据点,形成了以钓鱼城为中心的坚固的城池筑城体系。宋军依托它从1259年开始,抗击蒙古军队和元军多次进攻,坚持20年之久。又如明朝初年,明政府为防倭寇对沿海的侵扰,在沿海地区修建了海岛、海岸、海口筑城体系(见明代海防筑城)。这些筑城体系的共同点,都是以卫、所的城池为主体,并与堡寨、墩台、烽堠相结合而构成的。它是一种将内地的城池筑城体系,创造性地灵活运用于海疆不同地理、地形条件下的设防,曾有效地保障明军阻止和打击了倭寇的多次入侵,取得了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