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教育
释义
教育(卷名: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同社会发展有着本质的联系,并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它以越来越复杂的形式适应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现在,中国处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的教育肩负着为“四化”建设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的任务;它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加广泛和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中,把教育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重视教育,重视知识,重视人才。
      
  “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现在一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教育起源于劳动。而劳动是在社会集体中进行的。教育是适应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教育同社会共存、共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方式的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对立和统一,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的发展既同生产力的状况有关,又同生产关系的性质有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时制约着教育。
  人,作为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中的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效率和发展进程。马克思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们在劳动中所运用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 190页)。这就是说,一个人(劳动力)在生产上发挥的作用如何,同他们的体力与智力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而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发展,主要靠教育的培养和训练。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劳动力的再生产,从质量上和数量上,都取决于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并作用于物质资料的再生产。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这些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在没有被劳动者掌握之前,它还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当它被劳动者所掌握并运用于生产实践,才可能由潜在的形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种“转化”仍然要靠教育对人的培养与训练。教育使劳动者掌握现存的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也要靠受过教育的人去实现。因此,教育也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掌握科学技术的深度与广度越好,他们在推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上的作用也就越大。所以要发展生产,就必须相应地发展教育。近代社会中,基础教育的逐步普及,职业技术教育、大学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教育内容、方法、技术的改革,都与生产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从上述意义上说,教育是生产斗争的工具,任何社会都不能没有教育。
  人,作为劳动力,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之中,具有一定思想、意识的社会成员。人类的生产劳动从来就是社会性的劳动。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同时也就建立起某种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以及与它相适应的其他社会关系,对人的思想和体力、智力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所以马克思又把人的本质看作是 “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所培养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教育由谁来掌握,谁能够进学校受教育,以及按什么目的、用什么内容教育他们,这都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有关,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政治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决定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把前辈所积累的生产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而且把一定社会的生活规范传授给下一代,使他们能适应现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要求,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因此,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教育。从上述意义上说,教育既是永恒的、普遍的范畴,又是一个历史的、阶级的范畴。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总是统治阶级的教育,总是统治者巩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教育为生产力服务和为一定生产关系服务是辩证统一的。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或在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具体表现不同,教育对生产力或生产关系所发生作用的重点也不同。当社会发展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时,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性质和作用就突出出来;旧教育竭力维护旧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而革命的教育却在为推翻旧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斗争。在近代社会中,当社会由革命转向建设时,教育为生产斗争服务的性质和作用,就被提到突出的地位;它反映着新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状况,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尽管教育的作用随一定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它始终体现着为生产力服务和为生产关系服务的辩证统一性。须知,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教育也迟早会随之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国家,有时也会出现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或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或超越了生产发展的水平,这都要给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某些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影响。但是,这同在私有制社会中所发生的情况和问题毕竟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要改变这一不相适应的情况,并不需要改变社会制度和所有制关系。这是因为,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最进步的社会制度;而掌握领导权的工人阶级又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完全可以自觉地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检查和调整生产关系中某些不相适应的环节,在体制上进行适当的改革,从而使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教育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社会的其他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机构和政治思想、法权思想、哲学、道德、文化、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的发展是同这些社会因素的发展分不开的。教育就是在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些社会的、自然的因素,如人口的增长、地理环境等也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人有其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在同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遗传,主要指人的遗传素质,即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遗传素质构成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没有这个前提条件,个体的任何发展都是谈不到的。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水平和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反映出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征。遗传素质在人与人之间具有差异性,这决定了人们在发展上的个别特点。但就一般人来说,这种差异是不大的。遗传在人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它仅仅是人发展的前提或可能条件。只有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与作用,才能使这种可能条件得以发展,成为人的现实属性,形成人的知识、才能、思想、品德以及性格、爱好等。“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环境,指人生活在其中并给人以影响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巨大作用的是社会环境。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的,接受着来自外界的各式各样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影响,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行为和习惯。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环境影响人,人也在改变着环境。正是由于个体能动地作用于环境,环境才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人们就是在实践中改造着客观世界,同时接受了客观的影响,从而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发展着自己。在同一个环境中,由于个人的主观态度不同,他们各自的发展也不同。所以说,“环境宿命论”也是错误的。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自发的。环境只有在教育的组织和利用下,才能向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对人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这是环境中影响人发展的一种自觉的因素。它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它既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使之得到较好的发展,又可以控制环境对人的自发影响,利用和发挥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限制和排除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以确保个体发展的方向。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遗传和环境而言的,绝不能超越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对教育的制约性而孤立地谈教育的作用。因此,“教育万能论”也是错误的。
  总之,在人的发展中,遗传、环境和教育是辩证统一的,这反映在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上。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人的发展也是如此。由教育和环境的作用所引起的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同儿童原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发展的动力和原因。这种矛盾的不断解决与提高,也就是儿童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家庭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师的具体教导和要求,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这些条件对儿童的作用受着儿童原来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又是通过儿童已有的认识、思想、感情、态度、知识基础、生活经验等内部因素起作用的。这些教育和影响的结果,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提高,又成为制约儿童身心进一步发展的内部因素。知识、才能、思想、品德,并不是儿童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从外部简单地灌输或移植于儿童身上的,而是外部的影响作用于儿童,通过儿童自身积极的活动而实现的。所以,教育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启发性,要注意调动儿童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要着眼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使教育的作用与儿童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教育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的。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第一种教育形式是学校教育,它是在固定的场所有目的按计划进行的,或面向班级整体施教,或进行小组、个别施教。第二种教育形式是通过各种知识媒介(如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函授教材等),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和受到教育的活动。这种教育形式,教育者通常不直接和受教育者见面,而是间接地启发和指导他们独自进行学习,但有时也和面授相结合。第三种教育形式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培养人的活动。它既不在学校中进行,又不系统讲授,也不提供自学内容,而是在工作与生活现场通过示范、模仿、交往、接触、传递信息和经验等进行思想的和文化的影响。第四种教育形式是自我教育。这是指受教育者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发展智力和才能,形成一定的个性品质,而进行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自我控制的活动。自我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是人参与自身发展的重要形式。
  不同的教育形式是在多种教育场所进行的。当今的教育场所有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和工作单位等。家庭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形成人的个性的重要因素。家庭对青少年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以及健康成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家长是儿童最早的教育者。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作风、待人处世、生活习惯,以及对子女的要求和为子女所造成的生活、文化环境等,都对儿童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是对青少年儿童施教的主要场所。学生每天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设计合理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活动,对儿童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社会教育机构,如图书馆、文化宫、俱乐部、博物馆、电影院以及少年之家、少年儿童活动站等等,都是学校教育场所的延伸,是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可供人们进行学习和文化娱乐活动。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教育机构已成为向劳动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文化科学教育,发展他们创造才能的业余活动的中心,成为他们文化、娱乐和休息的场所。工作单位并不是以教育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但它对其所属成员却起着在职教育的作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教育和文化教育。工作单位还以其特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作风、工作制度和工作实践,对每个成员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提高在职干部的理论、思想、业务和文化水平,建立了培训在职干部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是随着时代前进而前进的,一直延续到今天,并有所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学校教育的继续、扩展和加深。工作单位是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重要的环境和条件。
  这些教育形式和场所影响着人的一生,它们在教育实践中采取不同的方式,形成各自不同的教育体系,起着各自特有的作用。教育的形式和机构同教育的性质和职能作用一样,都随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伴同人类社会出现而产生的教育,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也在发展着,变化着。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各异,教育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原始群到氏族社会结束,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国从元谋人的群居生活到夏朝建立前夕,约有170 万年左右。原始社会如此缓慢的发展,是同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分不开的。人类最初是使用粗糙的石器。到氏族社会形成以后,人类进而知道磨制石器,有了石斧、石铲等工具,逐渐学会了种植作物、饲养牲畜、制造陶器、建造房舍等生产活动。当时,由于劳动工具十分简陋,生产水平很低,人们的劳动只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社会上没有剩余产品,生产资料为氏族公有,没有阶级与剥削;大家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过着平等的集体生活。
  原始社会的教育同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当时教育还融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之中,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年轻的后代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接受长辈的教育。当时,人类的精神活动尚处于很不发展的状态,不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也没有文字与书籍。人们是在生产劳动实践中,通过改进生产工具,把生产经验物化在生产工具上或记忆在头脑中,借以保存已有的生产经验,并通过教育把生产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同时也把社会风俗、礼仪、宗教和道德规范等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内容与方法十分简单,一般是结合着生产与生活实践,通过成年人的言传身教对儿童个别进行的。到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和战争,于是便产生了军事教育的内容。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因此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对全氏族儿童一律平等。
  

奴隶社会的教育


  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形成。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就已建立。
  奴隶社会在教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学校的产生;教育开始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单独的事业。学校的产生同国家的产生以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紧密相连。这种分工,使人类积累的生产经验,不只物化在生产工具上,而且逐渐从直接经验的形态中抽象出来,上升为知识形态;同时使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或专门接受教育。生产的发展,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能力的逐步提高,知识的日益丰富,以及文字的出现等等,这一切都为学校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国家产生以后,统治阶级需要一种专门机构培养其官吏和士人。这样,学校教育便应运而生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学校教育的出现,反映了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阶级的产生,它们一开始便被剥削统治阶级所垄断;脑力劳动成了剥削阶级的特权,学校教育成了他们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中国自夏朝以来,就有了庠、序、校和学等教育机关。“学在官府”,只有奴隶主子弟能入学校学习;而劳动人民子弟只能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跟长辈学习一些为人之道和生产劳动的知识与技能。那时,学校教育同劳动人民原始形态的教育是并存的。但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是统治者的学校教育。奴隶主通过学校传播统治阶级思想,并把自己的子弟培养成国家大大小小的统治者。至于劳动人民原始形态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家传形式或师徒制传授生产经验和一些粗浅的文化知识。它在统治阶级的影响下,主要为社会培养劳动力,以维系社会生产的延续和发展。
  学校教育被统治者垄断以后,即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奴隶主阶级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因此教育内容主要是学习统治者的礼仪、兵法等治人之术,而稼穑、百工之艺是被轻视的。到了西周时期,由于学校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几个主要方面。德与行是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教育,艺是管理国家、维护礼治以及进行生产的一些知识和技术。当时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反映了殷、周奴隶制国家祀与戎的需要。
  学校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理论的萌发,孔丘、墨翟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也随之出现了。孔子从教四、五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被概括在《论语》之中。《墨子》以及后来的《孟子》、《荀子》等书籍中都有许多著名的教育论述。萌芽时期的教育理论,只是以教育思想的形式,结合在哲学、政治、伦理等思想之中,散见于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有关著作,并没有形成单独的教育理论体系。成书见于公元前2、3世纪的《学记》的出现,才有了比较系统的教育著作。《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的萌芽。
  西方奴隶社会有代表性的教育, 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教育。在教育内容和一些教育措施上,西方奴隶社会的教育同中国古代教育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根本特点与性质是一样的,都是适应了当时奴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古希腊的斯巴达以农业为主,注重军事教育,培养年轻的一代成为捍卫奴隶制度的勇敢的军人。古希腊的雅典,海上交通方便,商业、手工业比较发达,其教育提倡人的和谐发展,培养效忠国家的公民,使他们不仅成为军人,而且成为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古希腊的教育实践,孕育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培育了一些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罗马教育同样是建立在剥削奴隶劳动的基础之上,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服务。它比希腊教育有着更大规模的学校教育工作实践,比较重视课程与各种教学方法的研究。这些都明显地反映在昆体良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昆体良的《演说术原理》成书于公元 1世纪末,是西方较早的一本有关教育的论著。
  

封建社会的教育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铁器与畜力的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生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革,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奴隶制逐渐为封建制所代替。在封建社会,生产和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劳动人民和一些士人在实践中有了更多的发明创造,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医学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当时在中国,特别是火药、罗盘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四大发明,都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这些成就促进了农业、手工业、航海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使中国封建经济出现了几度繁荣时期。
  在中国,封建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在奴隶社会末期即已出现的私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官学与私学并存,五代以后又出现了书院的形式。这些,不仅推广了学校教育,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因而又出现了像郑玄、韩愈、朱熹、颜元等著名的教育家和许多教育论著。教育理论日益向系统化演进。
  封建社会的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且还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掌管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也控制着教育,并使之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大都不能入校学习。在中国,私学在表面上虽然人人都可进入,但由于大多数劳动人民子弟交不起“束脩”,而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劳动人民基本上还是通过父传子、师带徒的形式,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在中国主要表现在中央官学的招生对象上:“殊其士庶,异其贵贱”。这类学校不仅劳动人民子弟不能进入,就连统治阶层的子弟入哪一等级学校也要按其父兄官位品级的大小而定。这种等级制在唐代尤为明显。唐代的中央官学设有“二馆六学”。学校制度规定:弘文馆、崇文馆招收皇亲、大臣的子孙;国子学收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太学收五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四门学收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书学、算学、律学则收“八品以下子及庶人通其学者”。这种等级性,后来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在表面上比较淡薄了。
  在中国,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学校的任务则主要是“养士”。学成之后,经选士或科举,优秀者授予官职。封建统治阶级选拔统治人才,逐渐形成一套选士制度和科举制度。隋唐以前是“选士”,以推举为主;隋唐以后是“科举”,以考试为主。这些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大。取士的标准和科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正宗思想,儒家的经典变成了历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历代的选士和科举,虽在形式上或重经义,或重诗赋,或用八股取士等有所不同,但在内容上大都限定以儒家经书为标准。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控制了全国的教育,用儒家的封建伦理思想奴役人民,使教育服务于培养忠于封建主的奴才,因而也使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这就严重地障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使教育内容日趋形式化、教条化,更加脱离实际。
  中国封建时代,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社会上也需要培养具有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人才。学校教育在以儒学为主的同时,也逐渐增加了一些算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到了唐代,则更多地建立起一些专科性学校,同时在一些中央业务部门,如太医署、太仆寺、司天台等,也设科招生,培养一些专门人才。这类学校在唐、宋时代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在世界上也是比较早的。但在中央官学中,这种学校政治地位比较低。随着官学的衰废,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多转入民间,由私人进行传授了。
  在欧洲,自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进入封建时代。封建统治阶级有僧侣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两个阶层。为他们服务的教育是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而且还具有浓厚的宗教性。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成了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文化和教育全部为教会所垄断,教学内容贯穿着神学精神。教育目的是培养对上帝虔诚、忠于教权的教士和能够维护封建主利益的骑士, 对他们进行“七艺”和“骑士七技”的教育。到12、13世纪,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城市出现了行会学校和商人子弟学校,着重学习生产和业务知识,为本行业培养人才。后来这两种学校合并成城市学校。这种学校反映了萌芽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打破了教会对学校的垄断,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统治者的尖锐斗争。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就已经产生。14~16世纪,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使了资本主义的萌发。当时,腐朽的封建势力和宗教统治已成了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一斗争在文化教育上的反映,就是欧洲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新文化向神道的封建文化宣战,要求解放人的个性,恢复人的价值,发展人的能力,反对宗教对人的发展的禁锢。这一运动促进了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出现了像维多里诺、伊拉斯谟、拉伯雷、蒙田和莫尔等人文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资产阶级又以宗教改革的形式向封建统治发动了进攻。新教与旧教的斗争有较广泛的群众性。这一斗争动摇了罗马天主教廷对欧洲教会的统治,使教会从属于国家,促进了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成长与独立,并对欧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又把资本主义社会推进到大机器生产的新阶段。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科学技术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使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相互促进,迅猛发展;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社会生产便由机械化到电气化,直到现在的电子计算机普遍应用和自动控制的航天时代。特别是近100年来,资本主义生产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现代化的生产较前更为迅速地发生着变革。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扩大劳动者的数量,而且要求提高劳动者的质量。进行机器生产的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机械原理和技能。这样,就要求学校扩大教育对象, 对劳动者给予必要的文化教育。 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劳动人民争取教育权的斗争,资产阶级为劳动人民开办一些学校,并提出“国民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等口号。这样,培养劳动者的任务,开始从劳动实践中转入到主要由学校教育来承担了。
  学校中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封建时代的个别教学的形式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于是班级授课制开始产生,出现了班级上课的新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班级授课制,最早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总结出来的。他进行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他写的《大教学论》(1632)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的专著。它标志着教育学向独立科学发展的开端。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不只是他个人经验的总结,也是时代的产物。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大机器生产所带来的教育上的新变化,使班级授课制等理论更显示出巨大的意义。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教学形式和方法产生了新的变革;教学机器、电化教育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学校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科学也逐渐形成。继《大教学论》之后,又有了英国J.洛克的《教育漫话》(1693)、法国J.-J.卢梭的《爱弥儿》( 1762)、瑞士J.H.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1781~1787)等;到19世纪,德国J.F.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和英国H.斯宾塞的《教育论》(1861)又把教育科学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赫尔巴特的著作,利用了心理学和伦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使教育学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到20世纪初,为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矛盾,又出现了美国J.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体系。随着生产的发展,新的学派不断涌现,教育学科也日益分化,形成许多独立学科以及同教育学科相关的边缘学科,出现了一个包括教育学在内的教育科学体系。教育科学开始向纵深发展。
  大机器生产要求全面发展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要求教育同生产劳动密切结合。随着生产向现代化发展,劳动者只掌握一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更加重视教育,把智力开发放在比物质资源的开发更为重要的地位。很多国家都增加了教育经费,普及了初中,甚至普及了高中,发展了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往往用虚伪的“超政治”、“民主性”掩饰其教育的阶级性,声称他们的教育是“机会均等”的,似乎已具有“全民性”。这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财富的巨大差别和大学里高昂的学费,有产者和劳动者之间是不存在教育机会均等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是资产阶级控制着,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对资产阶级来说,给劳动人民多少教育,给以什么样的教育,不完全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更多的取决于是否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F.恩格斯指出:“既然资产阶级所关心的只是工人的最起码的生活,那我们也就不必奇怪它给工人受的教育只有合乎它本身利益的那一点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395页)。资本主义教育发展的历史也证实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对资本主义教育的资产阶级性质作了无情的揭露,并为教育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当西方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从而也产生了半殖民地的和半封建的文化教育。在教育上,一方面仍以尊孔读经为主,另一方面也抄袭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和内容,废科举,兴学校,发展实科教育,增加自然学科等。同时,随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帝国主义在中国也开办了许多学校。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维新派对教育的改革主张,直到后来国民党统治时期推行的奴化的、封建主义的、法西斯主义的教育,使中国的教育变成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教育的混合体,适应了旧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教育。它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1917年,В.И.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中国,在亚洲和东欧,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成立。人类开始向社会主义迈进。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掌握政权,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步消灭了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社会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相适应,它同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的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社会主义教育是由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它掌握在劳动人民手中,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劳动人民无权受教育的时代已经结束。教育由统治人民、压迫人民的工具,变成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工具。
  社会主义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它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受教育者,并以现代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武装他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社会主义教育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它自觉地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和调整自身的结构与进程。根据需要与可能,逐步延长普及教育年限,提高教育水平。
  社会主义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相结合的,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主张各族人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社会主义教育是同宗教分离的,反对宗教对教育的干预。
  社会主义教育是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服务的,它批判地继承了古代优秀的教育遗产,使“古为今用”,并吸收了当代各国先进的教育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育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有着本质的联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与性质。一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极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从当前世界各国教育的现状,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日益显示出它对社会生产和政治、经济的巨大作用。各工业发达的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利益,都日益把教育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震动了西方各国。这些国家的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落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用法令的形式保证了教育的发展。
  现代化生产结构经常发生着变革,从而带来职工结构的变化。生产流程向自动化发展,劳动者的体力劳动逐渐被自动化的设备所代替,生产中对劳动者脑力劳动的要求明显增长。这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引起雇佣结构的很大变化,“蓝领”工人数量逐渐下降,“白领”工人数量逐渐上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从这里可以看出,现代生产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规格;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将要求工人都具有技术人员以至工程师的水平。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要把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要靠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者。这就要发展教育,不断延长普及教育的年限,提高工人的素质。工人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重视智力开发,增加教育投资,成了当今世界的重要趋势。新的技术革命的出现,要求教育作相应的改革,使劳动者掌握运用新技术、新工艺。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知识总量成倍增长,知识更新也日益加速。教育是为未来作准备的,要具有预见性。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便需要为教育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必须不断更新和提高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发展现代教育,延长学生学习周期,使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也成了当前各国重要的理论课题。
  现代生产的发展,要求培养能把科技最新成果有效地转移到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这就客观地给教育带来一系列重大变化。尽管各国都把教育与发展纳入自己阶级利益范围之内,适应自己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需要;但教育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个总的趋势是共同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中国的教育是在继承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
  194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文化教育政策,曾作出如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其方法是理论与实际一致。要求以老解放区教育新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教育的先进经验来建设新中国的教育。
  1949~1952年,中国在巩固和发展老解放区教育的同时,接收并改造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学校,恢复和发展了人民教育事业。1953年开始,国家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教育列为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按计划发展中前进。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导方面,是根据社会主义制度和生产建设的要求,通过举办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设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方面的建设人才,提高各民族人民的政治和科学文化水平。30多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曾受到“左”的指导思想的干扰,遭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虽然几经曲折,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已经从根本上改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旧教育,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1949年,全国的高等学校为205所,学生117000人;中等学校为5216所,学生1268000人;小学校为346800所,学生243910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20%左右;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到1982年底,这种教育落后的状况已有明显的改变:全国的高等学校达715所,学生1175000人,另有1172000人在各种成人高等学校学习;各类中等学校达107780所,学生47027300人,另有10804100人在各种成人中等学校学习;小学校达880500所,学生139720400人,另有7566400人在成人初等学校学习;幼儿园122100所,在园幼儿11390900人;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3%;全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23.5%。30多年来,中国已培养了近1000万名专门人才。 近几年来建立了学位制度,有了一批新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专家。其中,有些人的学识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从1976年10月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以来,特别是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教育事业也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时期的教育建设,就是要根据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加速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智力开发。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经济振兴的必要前提。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可以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原动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培养科技人才的基础在教育;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发展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也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归根到底,则是满足社会成员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具有一定政治觉悟的人,是中国社会生产力中的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发展教育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培养享受社会主义文明幸福的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具体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和必要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强调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这表明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发生了一个飞跃,对按教育规律办教育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开创教育新局面的基本任务,也是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保证。在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体系问题上,中国有宝贵的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向教育提出的要求出发,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走自己的道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建设,是以新民主主义教育为基础,借鉴了苏联教育的先进经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但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的某些方面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这是值得记取的教训。“文化大革命”否定知识,取消教育,使教育遭受极其严重的破坏。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中共中央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决策,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开始走上蓬勃发展的道路。但是,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错误思想仍然存在;教育工作方面的“左”的思想影响还没有完全克服;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现行教育体制中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和提高的弊端还没有得到纠正。为了适应中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形势,为了适应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的形势,必须改变上述状况。
  为了使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遵循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所指出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方向,遵循他所指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教育。这是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指针。它的主要点是:
  1.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立国之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教育沿着正确航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教育建设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人民政府的管理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发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总结过去的教育经验,研究和解决新时期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
  2.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适应。必须切实解决教育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在教育落后的情况下,发展教育是发展经济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 195页),知识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此,要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强智力开发,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教育事业,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此,教育本身也要实现现代化。教学内容要反映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教学方法也要革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传授知识,一部分学说有阶级性,而许多门类的知识,以及知识传授的原则、方法和手段,一般是没有阶级性的。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一系列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知识工具的出现,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注意。要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加强对外交流,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要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对世界作出贡献。教育周期长,所以它总是为未来培养建设人才的;现在就得抓紧时机着手为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培养建设者,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加宏伟的战略目标而培养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教育总是面向未来的。时代不断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势必不断前进,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也必然不断地向着未来前进。
  3.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识、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各种人才。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对受教育者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它的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切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等等。概括起来说,最重要的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为此,还必须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同时要加强智育,努力促使受教育者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智能,学习和掌握现代先进文化科学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科学管理的知识和本领,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大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还要重视体育,使受教育者增强体质,养成卫生习惯,精神旺盛,为提高劳动效率打好物质基础。此外还要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受教育者学会一定的劳动技术。总之,社会主义教育,是起步于现在,放眼于未来,为 20 世纪末和21世纪初叶培养全面发展的、献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苦创业的建设者、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4.教育改革。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要明确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既是国家的事业,又是地方和人民群众的事业。要善于把教育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改革管理体制,在国家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实行简政放权;调整教育结构,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还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经过改革,要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使基础教育得到切实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广泛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潜力和活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教育和学校前、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各级各类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方面的需要。这样,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能够更加生机蓬勃地发展,达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根本目的。
  5.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既有文化,又有劳动技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根本途径,也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必由之路。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贯彻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要反映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教育和教学实施上要有利于学生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适应。普通教育要加强生产基础知识和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要改进专业教育的结构,加强专业的适应性,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有新的发展。
  6.教育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底子薄,各个地区经济结构多样化,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兴办教育事业,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尽力而为,逐渐扩大教育的规模,力争较快地提高各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教育事业要两条腿走路,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走群众路线,发挥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和其他教育设施的同时,要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营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办学,以利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
  7.要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生动活泼的健康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者了解受教育的儿童、少年和青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别特点,了解新时期的青少年的思想、知识、能力、爱好等,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实际统一起来。
  8.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理论、政治、业务、知识水平,以便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大力发展和办好各级师范教育,培养新的合格的师资;调整师范教育结构,把师范教育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加强教师进修,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及社会政治地位,使教师工作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之一;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吸引优秀知识分子参加教育建设;重视教材建设;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办法,增加教育投资,加强学校的基本建设和教学设备、图书仪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建设。同时,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
  9.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要完善各级各类学校体系。它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是要使中国公民从小到老终身都受到教育,以便更为有效地开发智力资源,发展生产力。这种教育体系包括婴儿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部队教育、在职干部教育和自学。从受教育的时间来说,又分为全日制教育,半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它确保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实现,进而普及初中阶段教育,以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等教育结构要作合理的改革,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高中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这样,各类中等学校的毕业生,既有可能升入高等学校学习,又有可能就业。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种规格、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这种各级各类学校体系,要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人受教育,终身受教育,并从教育制度上得到保证,使教育更为有效地为发展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智能和体力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0. 加强教育科学的研究。它的方针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研究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总结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批判地吸收中国古代近代教育中至今仍然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做到“古为今用”;批判地吸收外国教育中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建设有用的教育客观规律,做到“洋为中用”;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教育实验。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目的在于指导中国的教育实践,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它既要大力加强对当前的教育实际问题作应用的研究;又要长期打算,对教育科学作系统理论的研究。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是教育理论的建设,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工程,这对发展和办好教育必将起指导作用,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5: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