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教育事业费支出效果
释义 jiɑoyu shiyefei zhichu xiɑoguo
教育事业费支出效果(卷名:财政 税收 金融 价格)
effect of education expenditure
  社会主义国家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量与取得的成果相比较,是教育事业费支出达到目的的程度。
  教育事业是提高劳动者的智能,培养现代化大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所必需。在教育事业费使用上讲求效果,就可以用一定的费用量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劳动者,或者培养一定量的合格劳动者所用费用最少。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果。资本主义社会,受教育是私人的事,通常把教育费支出视同智力投资,教育支出的效用则以受教育者增加的收入来计量,即用教育费的投入量同受教育者毕业后工资收入量进行比较。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教育事业费支出,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受教育者个人的收入,也远远超出了培养现代化生产所需劳动力的狭小范围,它是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和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所必需。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教育事业费用量同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数量相比较,才是衡量教育经费支出效果的指标。
  社会主义财政的教育事业费支出效果,可以分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进行考察。①宏观效果,是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教育费支出与取得的成果,一定时期内平均单位经费投入产出的合格人才量,或一定时期内平均单位产出人才量所需费用量。把不同时期单位经费投入与产出合格人才量相比较,就是对宏观效果的评价。②微观效果,指对各个具体教育单位的教育经费支出与产出合格人才量的比较。各教育单位一定时期内平均单位费用支出的合格人才产出量是反映微观环节的教育经费支出效果的基本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国家预算中用于教育的支出取得巨大效果。1980~1990年以来尤为突出,全国有71%的县普及了小学教育,多数城市普及了中学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体系,成人教育的技术培训得到了巨大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7: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