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汪精卫 |
释义 | Wang Jingwei 汪精卫(1883~1944)(卷名:中国历史) ![]() 1922~1923年,孙中山筹备改组中国国民党,制定三大政策。汪最初表示拥护,但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1924年 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汪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11月,随孙中山北上,图谋召开国民大会、抵制军阀专政。1925年 3月孙病危,汪代为起草遗嘱。孙中山病逝后,广东政府于1925年 7月改组,汪被举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926年 3月,中山舰事件后,汪辞职赴欧洲。1927年 4月初回国。他一度以国民党左派的面目主持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汪也于 7月15日发动政变,残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与南京国民政府合流。1928年11月,陈公博等在上海成立改组派,汪被举为首领。1930年汪联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共同反蒋。失败后,潜逃香港。1931年,汪纠合各派反蒋势力,在广东另立国民政府。“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各党派共同抗日。蒋、汪再次合作,1935年11月国民党召开四届六中全会,汪被刺受重伤,出国就医。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返国,准备乘机取代蒋介石出掌政权。蒋回南京后,汪出任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主席。 1937年 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汪被举为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党、政权势均在蒋介石之下。在汪周围早已聚集了一批随时准备向日本投降的民族败类,他们宣传抗战必败的投降主张。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汪精卫屈服于日本侵略者的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12月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侵略者。1939年 5月,汪精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回国后于 8月在上海秘密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宣布“反共睦邻”的基本政策。12月,与日本特务机关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纲要》,以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其成立伪政权的支持。1940年 3月,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汪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他对内残酷杀害爱国人民,搜刮民脂民膏;对外支持日本的侵略战争,并追随日本参加德、意、日《国际防共协定》,为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效力。1944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病死。 参考书目 黄美真等:《汪精卫集团投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雷鸣:《汪精卫先生传》,政治月刊出版社,上海,194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