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心阳虚证
释义 xinyangxuzheng
心阳虚证(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Deficiency of Heart Yang
  心之阳气不足,虚寒内生所引起,临床以胸闷胸痛,心悸冷汗,恶寒肢冷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于心悸、胸痹、奔豚气及西医的心律失常、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等疾病。
  心阳虚证多因素体阳气不足,或发汗、攻下之品用之太过,骤损心阳而致。心阳虚证常由心气虚证发展而来,以心气虚表现为基本症状,常见心胸憋闷,甚则胸痛,心悸,恶寒肢冷或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舌淡或青紫,苔白,脉沉弱。由于心阳受损,不能温煦肢体,故见畏寒肢冷;阳虚则生寒,寒凝经脉,心脉痹阻,胸阳不展,所以又见心胸憋闷,或作痛,甚或口唇指甲青紫,舌淡胖,苔白滑,脉象沉弱等虚寒之象。因汗为心液,若心阳虚进一步发展到心阳暴脱,不仅心液随之外脱,而大汗淋漓,肢体温度亦由寒凉变为厥冷,以致影响肺主气、肾纳气的功能,出现呼吸衰微;更因阳气虚脱,精神随之涣散,而致神志模糊,甚则昏迷,脉微细欲绝,呈心阳衰亡之象。由于心阳本于肾阳,所以互相影响:肾阳虚衰,水气凌心时,可致心阳亦虚;而心阳虚亦能损伤肾阳,出现尿少、水肿等症(见表)。
  心阳虚证治宜温通心阳,常用桂枝甘草汤合人参汤。若心阳暴脱,急以参附汤之类回阳救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