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物学派人口理论 |
释义 | Shengwu Xuepɑi renkou lilun 生物学派人口理论(卷名:社会学) biological population theories 一种从生物学观点来解释人口现象的学说或流派。特点是把人口现象看成是生物现象,认为人口发展从来就是由生物的基本规律决定的。生物学派的观点产生较早,但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为学派,并流传开来。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H.斯宾塞。他系统地运用生物学观点来分析人口现象,是生物学派的奠基人。还有美国生物学家R.珀尔、意大利人口学家和社会学家C.吉尼等。斯宾塞的《人口理论》(1852)、《生物学原理》(1864~1867),珀尔的《人类生物学研究》(1924)、《人口生物学研究》(1925),吉尼的《新有机体物》(1927)等,是生物学派人口理论的代表作。 斯宾塞提出了人口增长自我调节原理。他认为,按照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低等生物生存力弱、生殖力强,必须通过大量繁殖来保存其族类的生存;高级生物生存能力强,在生存竞争中不易被淘汰,生殖力小,从而认为生物生存能力和它的生殖力成反比例。人类是高级生物,生殖力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智力高度发达,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生殖能力还将进一步减退。1883年F.高尔顿提出优生问题,主张用改进遗传质的方法改良和提高人口素质。 20世纪20年代,珀尔继承并发挥了生物学派的观点,认为人类的繁殖和一般动物的繁殖相同,都是按照生物繁殖规律进行的。他在实验室利用关在封闭器皿中的果蝇作实验,发现其增殖开始缓慢,后来加快,最后又趋于缓慢,直到停止。他据此断言人口增长也是如此,在达到一个饱和点后,便会趋于静止。他打比喻,认为这个发展过程就象海绵吸水一样,当吸收达到饱和点之后,就不再吸入了。因此,人们称珀尔的理论为“人口海绵说”。吉尼也用生物进化的观点来说明人口现象,认为生物因素是人口变动的根本原因。他把民族、人口等同于生物个体,认为人口也会经历幼年、青年、壮年以至老年期,而归于衰老、死亡。人口增殖率的变化并不反映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是反映“胚胎细胞”素质的变化。还有一些学者从人类摄取食物的差异来说明人口变动。英国人口学家T.德布代1841年在《人口的真正规律》一书中认为,饮食的优越会使生育率降低,饮食的低劣会使生育率升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口学者J.de卡斯特罗于1952年在《食欲与分配》一书中指出,蛋白质的缺乏,使低营养的人们高生育率,反之,营养丰富的人们则低生育率。他认为生育率和蛋白质的消费成反比例变化。 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口发展、变化要受社会的制约。生物学派人口理论把人口现象看成是一种纯生物现象,忽视人口过程的社会性,显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口变动的真正原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