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戏曲表演特技
释义 xiqu biɑoyɑn teji
戏曲表演特技(卷名:戏曲 曲艺)
  戏曲表演中的高难度技巧。因技术性强,故须经过专门训练才能掌握,多用于某一类剧目或某种特定情景,作为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烘托戏剧气氛、加强艺术效果的特殊艺术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类:
  借助服饰妆扮的:①耍帽翅。如蒲剧《杀驿》中的吴承恩得知恩人要遭暗害,他决定去替死前,通过帽翅的上下颤动、前后转动和左停右动、右停左动等特技,揭示人物焦急、忧虑的复杂心情。②耍翎子。如晋剧《小宴》中吕布与貂蝉相见后,通过吕布盔头上翎子的涮、绕、摆、掏和单抖、双抖等特技,表现他觊觎貂蝉、心神不宁的情状。此外,还有耍甩发、耍髯口等。
  利用道具砌末的:①椅子功。如京剧《通天犀》,昆曲《嫁妹》、《挡马》,蒲剧《挂画》中都有在椅子上的跳、立、转、卧等各种舞姿、特技,表现人物或暴躁激动、或机警灵巧、或喜悦欢快的性格和情绪。②耍素珠。如昆曲《下山》中的和尚本无逃出寺院后,以抛、接、甩、转素珠的特技,表现他如鸟出笼的欢悦心情。在他叼靴赤脚背着色空过河时,忽闻有人来,又有口叼双靴左右分甩的特技,表现他惊慌恐惧的神色。③耍旗。如昆曲《起布问探》中探子向吕布回报军情时,有串指、穿腕、撇桃、耍花等耍旗特技,描绘战局的变幻;京剧《白蛇传·水斗》中有耍大旗、抄觔斗的表演,表示水中的搏斗;另外,还有耍扇子、耍手绢、耍盘子、耍牙笏和宝剑出鞘、入鞘等。
  夸张表情、动作的:①变脸。是用变换面部色彩的特技,以表现人物内心极度恐惧时的惊慌失色,或愤恨难平时的怒颜厉色。②开眼。如川剧《金山寺·水斗》中有韦驮向面上踢一脚,立时于眉间正中出现一只金眼的特技,渲染了神话色彩。③提影子。多用于被“活捉”的人物,如《活捉》中的张文远等。此外,还有耍牙等。
  其他:①喷火。多用于神鬼妖魔,如昆曲《嫁妹》的钟馗、《九莲灯》的火判,秦腔《游西湖》的李慧娘,京剧《青石山》的周仓,都有口中喷火的表演,多为增强神话色彩。其中李慧娘的喷火,则表现了她抗击邪恶的斗争精神。②吃火。如京剧《时迁偷鸡》中,时迁吃鸡时有吃火的表演。武打中的“打出手”亦为特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