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成仿吾 |
释义 | Cheng Fɑngwu 成仿吾(1897~1984)(卷名:中国文学) 现代文学批评家、作家、教育家。湖南新化县人。1897年7月16日生。早年留学日本,1917年开始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1918年,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等一起酝酿成立创造社。1921年 4月同郭沫若一道回国,同年7月初,他参与发起的创造社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该社骨干成员。曾先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等刊物,发表了许多文艺批评、小说和诗歌等作品。1925年参加中国国民党,任广东大学教授和黄埔军官学校教官。1927年回上海,继续参加创造社的文学活动,在《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上发表论文,撰写卷头语,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这10年是成仿吾进行文学活动的主要时期。先后有《流浪》(小说、诗、散文合集,1927)、《使命》(文艺评论集,1927)、《德国诗选》(与郭沫若合译,1927)等著译出版。 成仿吾的文学活动以文艺批评为主。从1922年《创造》季刊的出版到1927年《文化批判》的活跃,成仿吾的文学批评活动始终显示了他“对于时代和社会的热烈的关心”(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和努力使文学同发展中的民主革命浪潮同步前进的特征。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和评论活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在肯定文学的社会与时代使命的前提下,强调文艺本身的使命,追求超功利以上的艺术的“全”和“美”,阐发了“以内心的要求为文学上活动之原动力”的浪漫主义批评原则(《新文学之使命》)。②对文艺批评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如批评的任务、特质以及批评家人格的修养等进行了初步的研讨(《建设的批评论》、《文艺批评杂论》等)。③对郭沫若、郁达夫、冰心、许地山、王统照、鲁迅等人的小说进行评论,流露了重视作家表现自我的浪漫主义文艺观和强调艺术暗示作用、作家须引导读者对作品的“没入”的美学观(《〈沉沦〉的评论》)、《〈一叶〉的评论》、《〈呐喊〉的评论》等)。④批判章士钊的复古论调和胡适的整理国故运动,保卫新文学的正确方向(《读章氏〈评新文学运动〉》、《国学运动的我见》)。⑤努力发展“五四”文学革命成果,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他在1928年发表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一文中,论述了革命文学产生的必然性,提出作家“努力把握唯物的辩证法的方法”,“获得阶级意识”,以创造为工农大众服务的革命文学。成仿吾的文学批评也存在着缺乏理论深度的毛病和固执小团体观念的狭隘思想;对于“五四”以来包括鲁迅在内的一些作家和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社团的成绩、倾向的评价,明显地表现出简单化的理论偏颇。 1928年夏,成仿吾离国赴欧。同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主编中国柏林、巴黎支部机关刊物《赤光》。1931年回国,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主席等职。1933年受中共鄂豫皖省委派遣,到上海经鲁迅先生帮助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1934年 1月到达瑞金中央苏区,被选为苏维埃中央政府委员,并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党校工作。1934年10月参加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翌年10月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教务主任。1937年起先后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晋察冀边区参议会议长、中共晋察冀中央委员。在延安时期,为《文艺战线》编委之一。创作有剧本《欢迎会》,歌词《陕北公学校歌》、《西北青年进行曲》等。建国以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曾多次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为第一、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1974年任中共中央党校顾问。自1934年在瑞金中央党校任职以来,主要从事党的教育事业,不仅为党和国家培养革命与建设人才付出心血,也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一套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的教育思想,是中国富有经验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成仿吾还精通德、英、日、法、俄5种语言,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工作,直到晚年仍孜孜不倦进行《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的重译或校译。197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征回忆录》。此后还担任过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