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国子监辟雍 |
释义 | Beijing Guozijiɑn Piyong 北京国子监辟雍(卷名:美术) 中国清代太学国子监的主体建筑。位于北京(明清)城内东北部国子监的中心,乾隆四十九年(1784)建成。中国历代王朝都在京城设太学,又名国子监。北京国子监按照“左庙右学”的制度建在文庙西侧,它们都始建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明代重修,清乾隆三十四年全部大修,至四十九年又在院子中部增建了辟雍。 汉代儒生曾经推断西周的太学名辟雍,同时又解释明堂外环水为辟雍。但历代王朝都没有真正建过一座明堂形式的太学,乾隆时的北京国子监辟雍是唯一的一座。 辟雍为方形,重檐攒尖顶,面阔每面3间带周围廊,另加一周擎檐柱,廊柱间通面阔66.6尺(22.2米)。它建在一个圆形的水池正中,中心正对4座石桥。水池周长603尺(201米)。辟雍实际上是一座没有什么实用功能的象征性建筑,所以很注意象、数的涵义。圆水在外,外为上,上为天;方殿在内,内为下,下为地;圆水方殿涵盖了天地宇宙。十字轴线正中设皇帝宝座,屋顶用攒尖形,表示皇帝位于天地中心之极。天为阳,水池周长为阳数9的倍数(9×67);地为阴,方殿边长为阴数6的倍数(6×111);天九地六,也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数字观念。在建筑艺术上,整个建筑造型庄重,比例严谨,装饰精致,色彩典丽,是盛清建筑的典型代表。殿前置琉璃牌坊,它的造型、尺度和辟雍殿都很谐调,特别是作为辟雍的前导部分,更加丰富了空间艺术的效果。大殿室内面积约290平方米,巨大的空间内没有内柱,气派很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