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成相
释义 chengxiɑng
成相(卷名:戏曲 曲艺)
  先秦民间说唱歌谣形式。“相”是一种击节乐器,其形制有两说:清卢文弨《荀子·校语》说:“相乃乐器,所谓舂牍。”舂牍原是一种舂米或筑地的工具,后来发展而成乐器;另一说,“相”即搏拊。汉应劭《风俗通义》说:“相,拊也。所以辅相于乐。奏乐之时,先击相。”据汉刘熙《释名·释乐器》记述,搏拊,形如鼓,是以手拊拍的乐器。《汉书·艺文志》在“杂赋”类著录有《成相杂辞》11篇,已佚,如今只能从《荀子·成相篇》看到成相的歌辞体制。成相的曲调,由6句组成1章,基本句式为“三、三、七、四、四、三”,中间的第4、5句的四字句一般不押韵,其余各句均押韵。《礼记·曲礼》说:“邻有丧,舂不相。”所以宋朱熹认为是“举重劝力之歌”,清俞樾《诸子平议》说:“盖古人于劳役之事,必有歌讴以相劝勉”,“其乐曲即谓之相”。近人朱师辙《答杜国庠论<成相篇>很像凤阳花鼓词书》则认为成相是中国最古的民间曲艺形式。从战国时期民间文学与音乐的发展状况以及《荀子·成相篇》中叙述的古代圣王及周幽王、周厉王的故事来看,成相当是一种兼有叙事与抒情的民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提到宋王偃建筑武宫时,“讴癸倡(即唱),行者止观,筑者不倦”。讴癸当是一位名叫癸的以讴歌为职业或半职业性的民间艺人。由于成相这种曲调当时已普遍为民间艺人传唱,所以荀况才采用这种歌辞形式传播他的政治主张,以便于人们传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7: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