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伽森狄,P. |
释义 | Jiasendi 伽森狄,P.(卷名:哲学) Pierre Gassendi (1592~1655) ![]() 伽森狄坚决反对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着重批判了经院哲学家们所曲解、利用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他质问道,古代严肃的哲学家有很多,为什么单独崇拜亚里士多德,并以他的著作作为经院哲学的唯一经典?他揭露经院哲学家们把真正的哲学变成了诡辩术,在自然方面拒绝承认真正的科学,却保留了一些不伦不类的东西,甚至非常荒唐地用亚里士多德哲学来附会天主教的“三位一体”、“圣体”等神秘教条。伽森狄还批判了亚里士多德本人的学说。他认为亚里士多德没有下定义来说明什么是“范畴”,也没有给“实体”、“量”等下定义。他说,范畴为什么不多不少恰好是10个?这是不是毕达哥拉派(见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所谓“10”是最完满的数目的说法? 伽森狄驳斥了笛卡尔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他指出,根本就没有所谓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物质性的,都具有长、宽、高的广延。人的灵魂也不是什么精神本原,只是一种渗透和散布到肉体中的非常精细、稀疏的物质,人死以后,它就烟消云散了。伽森狄着重批判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论证了唯物主义经验论。他说,全部观念都是外来的,都是由外物作用于感官而生起的;甚至上帝、天使、灵魂等观念也是从人或物的形象抽取出来的。错误或虚假并不在感官里,而是在判断里,或是在心灵里。 伽森狄恢复了古希腊唯物主义者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两个本原:原子与空虚。空虚是永恒不动的,是物质的否定;原子是永恒运动的,空虚是它运动的场所。他首先承认原子有大小、轻重以及不同形状的区别,由此而构成各式各样的分子,由分子的结合而构成不同的物体。在伽森狄看来,就连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它也有形状,并且能够借助器官来感觉,因而灵魂也是物质。 伽森狄不否定上帝的存在。他承认世界是上帝所创造、由上帝来安排的。马克思指出,伽森狄“竭力要使他的天主教的良心和他的异教的知识相协调,使他的伊壁鸠鲁和教会相适合,这当然是白费力气的”(《博士论文》第 1,页人民出版社,1961)。伽森狄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及其对唯物主义哲学的论述,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先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