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海自然博物馆
释义 Shanghai Ziran Bowuguan
上海自然博物馆(卷名:文物 博物馆)
Shanghai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位于上海市中心。该馆大楼建筑带有英国古典风格,建筑面积为 12880平方米。
  上海自然博物馆于1956年11月筹建。1960年建成动物学分馆对外开放。1984年建成植物学分馆,该分馆包括标本大楼和陈列厅两个部分,是我国唯一的植物学馆。标本大楼面积为 3053 平方米,除珍藏各类植物标本外,还设有研究室和实验室;陈列厅设在上海植物园内。总面积为4726平方米。其中约二分之一已对外展出。
  上海自然博物馆有丰富的馆藏标本和图书资料。除了接收原英国人办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馆标本,法国人办的震旦博物院的部分自然标本外,主要通过采集、收购、赠送、交换等途径获得各类自然标本。到 1985 年,馆藏各类标本有 20 余万件,其中动物标本 6.2万多件,植物标本13.5万多件,古生物标本1700多件,新旧石器标本 700多件、矿物与岩石标本1700多件。在这些标本中,有一定数量的模式标本和国内第一次发现的新记录标本。有中国特有的和世界著名的珍稀生物标本,有6亿年前的化石。该馆还藏有供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用的中、外文各类专业图书资料 6万余册。
  该馆基本陈列面积共5700平方米。陈列内容包括古动物史、人类发展史、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四大部分。
  古动物史陈列,展示了动物的发生和发展,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漫长过程。展厅中央陈列了一条体长22米、肩高 3.5米的原大恐龙模型──合川马门溪龙。它的右侧是一头黄河古象模型,体长 8米,体高4米,一对门牙有3米长。
  人类发展史陈列,用大量实物、模型、出土文物以及二、三百万年前的前期猿人生活情况的景箱,揭示了人类的起源、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动物陈列分设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6个陈列厅。除了展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长臂猿、金丝猴、大熊猫、云豹、金钱豹、雪豹、虎、亚洲象、儒艮、野驴、梅花鹿、野牦牛、羚牛、野骆驼、朱鹮、褐马鸡、扬子鳄、白鲟等外,还有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及野生已绝灭的麋鹿(即“四不像”)等许多珍禽异兽。此外,也展出许多外国著名动物,如非洲的狮子、长颈鹿、狒狒和黑猩猩,澳大利亚的鸭嘴兽、袋鼠和鸸鹋,美洲的狮子,日本的高脚蟹等等。古尸陈列室共陈列 5具古尸,其中新疆楼兰地区发掘的楼兰女尸,据碳14测定,认为距今3880±95年,是我国已知古尸中年代最早的一具。
  植物陈列,分序厅、植物进化厅和植物的改造与利用厅。内容包括原始的藻类,没有叶绿素的真菌,菌藻共生的地衣,陆生维管植物的先躯──蕨类,陆生植物的一个旁枝──苔藓,直到高等的秋子植物。沿着陈列线,一个个生态景箱的衔接,展示植物演化的进程。陈列厅的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石炭纪蕨类立体景箱,它再现了 2亿多年前地球上最早的沼泽森林,也是植物从水生到陆生后出现的第一批大森林。已经在地球上绝灭的鳞木、封印木等蕨类矗立于森林上层,无数草木蕨类覆盖在沼泽湿地上。
  该馆还办有“中国历代古尸”、“一九八○年云南日全食观测”、“珍稀动物”、“宝石”、“优生优育”、“生物工程”、“南极考察和知识”、“中国特产动物──麋鹿”等展览。
  该馆除了编写一批动物、植物、人类、古生物、天文等专业学科的书籍和图集外,还编辑 《考察与研究》学术专辑,和综合性科普双月刊《自然与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