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工业和农业之间本质差别的消失
释义 gongye he nongye zhijiɑn benzhi chɑbie de xiɑoshi
工业和农业之间本质差别的消失(卷名:经济学)
elimination of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过程中,工业和农业之间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和技术装备水平之间的差别的消失。它是向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过渡的条件之一。
  在历史上,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差别,表现为二者利益上的对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近代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化,产生这种对立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工业的整个发展进程所造成的对农民的剥夺和大多数农村居民的破产。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发展,使工业和农业都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私有制条件下的那种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对立不再存在。但是,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本质差别仍然存在。这种差别首先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差别。社会主义工业由于主要是现代化的大机器生产,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化程度都较高,因而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而社会主义的农业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内,手工劳动相对地说还占优势,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化程度都较低,因而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只能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因此,社会主义的工业和农业相比较,在生产水平、劳动条件、劳动者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重大的差别。由于这种差别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内容,还是一种本质的差别。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农业之间存在本质差别是暂时的历史现象。马克思早就预言,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将比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地增长得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这种趋势已经日益明显。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一系列作为农业基础的新兴科学,如细胞学、胚胎学、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等等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为农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将使得农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达到同工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一样的水平。马克思在谈到绝对地租时曾经指出:“这里假定,农业资本比非农业资本的一个同样大的部分推动更多的劳动。差额有多大,或者这个差额一般是否存在,取决于农业和工业相比的相对发展程度。按问题的本质来看,随着农业的进步,这个差额必然会缩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 870页)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农业将逐步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武装下实现现代化,农业劳动将逐步变成一种工业劳动,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必将最终改变农业中的生产关系,并最终消除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本质差别。
  工业和农业之间本质差别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不再存在任何差别。由于农业生产有着不同于工业生产的特点,在它们之间仍然会保存一些由劳动的自然条件造成的非本质差别。但这种差别并不是社会经济的性质决定的。
   参考书目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