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应云卫
释义 Ying Yunwei
应云卫(1904~1967)(卷名:戏剧)

  中国话剧活动家和话剧、电影导演。字雨辰,号杨震。浙江慈谿人。1904年9月7日生于上海。1919年贫困辍学,进洋行当学徒工。不久与程梦莲、孟君谋等组织化装宣讲团。 1921年10月在黄炎培、 沈钧儒的资助下,与谷剑尘、汪优游(仲贤)、陈宪谟等组成上海戏剧协社,以后10余年间他一直是协社的演员、导演和领导者之一。1930年导演了W.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获得成功。1930年8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后,他被吸收为秘密盟员,从此开始了他艺术生命的新时期。1933年为纪念“九·一八”两周年并欢迎法国作家巴比塞率领的代表团,左翼剧联决定团结上海广大戏剧工作者,演出苏联剧作家С.М.特列季亚科夫的《怒吼吧,中国!》,由应云卫导演兼舞台监督,他第一次在中国话剧舞台上调度处理了上百人的群众场面,影响很大。1934年他辞去洋行工作,加入电通影片公司,导演电影《桃李劫》。此后为中国旅行剧团导演《梅萝香》,组织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为《钦差大臣》导演团成员之一。1935年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务长。1936年 7月回上海后任改组后的明星公司二场导演兼场务主任,导演了《生死同心》。11月,作为导演团成员参与四十年代剧社演出的夏衍剧作《赛金花》。1937年任上海业余实验剧团理事会主席及舞台监督。 并导演了《原野》。 抗战爆发后,任上海救亡演剧队三、四两队的总队长,导演了《保卫芦沟桥》、《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战名剧。1938年春抵武汉,参加周恩来任副部长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戏剧科工作,参与发起组织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不久去重庆担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导演了话剧《全民总动员》、《上海屋檐下》、《一年间》、《国家至上》等剧本和电影《八百壮士》。1939年秋,在重庆导演了阳翰笙编写的电影剧本《塞上风云》。
  1941年“皖南事变”后,应云卫同陈白尘、孟君谋等在重庆组织进步职业剧团中华剧艺社,担任理事长,并导演陈白尘的《大地回春》,接着演出了阳翰笙的《天国春秋》和郭沫若的《孔雀胆》。1942年他组织了重庆戏剧界最强大的阵容演出郭沫若的《屈原》,轰动山城。1946年 3月又在重庆和现代戏剧协会合作首演陈白尘的《升官图》。中华剧艺社是当年大后方话剧界的一支主力兵团,整整6年中,应云卫一直是这个剧团的领导人。
  抗战胜利后应云卫回到上海。1946年起,他参加国泰影业公司任场务主任,导演了《忆江南》、《无名氏》等影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参加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了多部戏曲电影,如《周信芳舞台艺术》等,并为许多戏曲剧团排戏,如沪剧《自有后来人》、甬剧《半把剪刀》等。60年代他担任上海市电影局顾问。1967年1月16日逝世。
  应云卫历任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理事和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江南电影制片厂厂长等职。
  作为戏剧导演艺术家,应云卫能够尊重、适应各种不同风格的剧本并加以发挥,而又始终贯穿着他个人的亲切流畅的风格。作为组织活动家,他在极为复杂的环境中进行了曲折而有效的斗争,夏衍、于伶、宋之的合写的《戏剧春秋》就是以他作为原型素材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0: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