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应激
释义 Yingji
应激(卷名:心理学)
stress
  人类和动物经受和体验的一种心理生理状态。又称紧张状态。在人类,由于心理意识的复杂作用,应激成为一种紧张而带有不愉快色调的情绪状态。stress原为拉丁语“ stringere”所派生,意为“费力地抽取”或“紧紧地捆扎”。在古法语和中古英语中,它曾以stree或straisse的形式出现。stree的原义指困苦或逆境,后来被引入物理学而用以指那些加于物体之上的外力或压力。工程学把外力叫负荷,把内部的力称为stress。在用于人的心理生理反应中,stress含有紧张的意思。在情绪的维量上,它处于“紧张-轻松”这一维量紧张度的强端,是一种紧张而带有压力性质的情绪状态。
  导致应激的刺激可以是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诸因素。但是这些刺激物通常不能直接地引起应激;在刺激与应激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介因素,诸如个体健康、个性特点、生活经验、应付能力、认知评价、信念以及所得社会性支持的质与量等,均可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应激产生的认知原因有:①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当前事件的要求不一致,或新异情境的要求是过去所未经历过的,会导致相当的压力而产生紧张的情绪;②已有的经验使人对当前境遇感到无力应付和无法控制,也是应激产生的原因。
  在紧急情境中,应激导致知觉狭窄,行动刻板,注意力被局限;抑制在正常情境下应付策略的变式选择,减少思维中可利用的线索,导致心理操作效率的全面下降。
  应激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生理生化基础,它是由于网状丘脑投射系统向大脑提供的弥散性兴奋所诱发。神经递质的变化,特别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活动,是应激产生的物质基础。
  单纯的紧张性心理生理状态可以成为身心活动的激发心素,在某些场合有积极作用。它可以促使个体产生适当的“精神压力”或“紧迫感”,从而提高适应能力和工作效率。
  应激与多种情绪相结合而成复合情绪。例如在应激产生的同时附加恐惧、震惊、愠怒、厌恶等,可发生焦虑性紧张;若附加痛苦、敌意、惧怕、失望等,则表现为抑郁性紧张。
  过去强烈或持久的复合性应激情绪有明显的消极影响。H.泽利厄提出,持续存在的应激会击溃人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从而导致心身疾病甚至威胁生命。其所引起的“一般适应综合征”表现为3个阶段:①惊觉阶段。发生在应激初期,表现为一般的交感系兴奋,如心率上升,体温、肌紧度降低,血糖、胃酸暂时性增加等。短暂的应激消失后,惊觉状态也随之消失。②阻抗阶段。如果引起应激的情境持续存在,机体可动员其他保护机制以抵消持续的紧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促进抗体增长和提高代谢水平。这阶段若持续过久会导致糖存储过度消耗,内分泌腺的过度活动会给某些器官带来物理性损伤,如溃疡、胸腺和淋巴结退化等。③枯竭阶段。阻抗阶段持续不能过久。如果应激终不消除,机体的适应性存储将全部耗尽,这就会导致生命危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