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壮族
释义 zhuɑngzu
壮族(卷名:民族)
Zhuang nationality
  中国的少数民族。(见彩图)自称各地不同,有布爽(转译为壮)、布侬、布土(或根土)、布样、布斑、布越、布那、侬安、布偏、土佬、高栏、布曼、布岱、布敏、布陇、布东等20种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僮族。1965年根据周恩来的倡议,经国务院批准,将“僮”改为“壮”。


  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人口为13378162人(1982),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 壮傣语支。南宋时已出现用方块汉字构成的土俗字。土俗字使用面不广,会使用的人也不多,多用于书写地名、编山歌、记事。1955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壮族创制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得到推行。1982年,对壮文作了修订,改换了几个非拉丁字母,恢复了一度中断的壮文报、壮语广播和壮文学校,出版了壮文课本,广泛推广壮文。
  壮族是由中国古代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它与周秦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乌浒,宋以后的僮人、俍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族源及历史发展  当秦朝势力进入岭南以前,在祖国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主要居住着属于百越系统的西瓯和骆越两个族群。
  根据出土文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已普遍使用铜器,这些金属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发展,壮族社会由无阶级的原始公社进入奴隶社会。也有主张壮族是由原始社会越过奴隶制阶段而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兵分5路,进军岭南。到公元前214年,秦军占胜西瓯人而统一了岭南,设立了桂林、南海、象3郡,置于中央集权制的统治之下。又派监禄在广西修筑灵渠,把湘江与漓江连接起来,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接着,从中原迁来大批汉人“与越杂处”。从此以后,壮族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密切,加速了越人社会的发展。
  公元前207年,秦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后,驻守南海郡的秦将赵佗,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王国,自称南越武王。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岭南设苍梧、郁林、 合浦、南海、珠崖、儋耳等9郡进行统治。公元前106年,汉王朝又分全国为13州刺史部,岭南地区属于交趾刺史部,后又迁南海(今广州)。两汉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采用了“以其故俗治,毋赋税”的政策,使壮族先民的社会经济制度仍然保存了下来。
  从东汉到唐初,在今壮族地区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吕氏,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的宁氏等,称为“百越大姓”,各自称雄一方,占有不少奴隶和无数珍宝。
  唐代,曾把岭南道分置岭南东、西两道,设五府经略使于广州,下分5管。其中桂、邕、容3管都是壮族先民的聚居区,唐王朝在其东部地区实行了划州县、置官吏、征贡赋的制度,进行直接统治;在西部山区的50多个羁縻州县,以当地首领担任地方都督、刺吏,进行间接统治。随着封建王朝对岭南地区的统治日益加强,包括壮族先民在内的各族人民受到的经济剥削更加苛重,民族矛盾也日益激化。756年,西原(今桂西一带)黄峒的黄乾曜联合周围各部落,聚众20万反抗唐王朝的统治,攻陷18州,建署置吏。反抗失败后,794年,黄峒人民在黄少卿的领导下继起。其子黄昌沔率部众先后攻陷13州。接着黄少度等又率众起义。西原壮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持续了100多年。815年,柳宗元被贬谪来到柳州任刺史。他的诗作《柳州峒氓》记述了当时壮族人民生活的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时壮族地区已经有了圩市和交换商品的贸易场所。当时,因地租、高利贷等剥削而沦为奴婢的人不少,柳宗元颁发政令,规定奴婢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赎身,仅一年时间就释放了数以千计的奴婢。他还兴办学校,对汉、壮族文化的交流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北宋王朝对壮族地区的统治进一步加强,健全和严密羁縻州县制度,在壮族地区划分州、县、峒等组织,授以土酋知州、 知县、知峒等官职, 让其统治当地人民。并委派寨官、提举等汉官管理土官。宋代壮族土官统治的地区,主要有5个社会等级:①主户,即各级土官,是封建领主阶级。他们把政治统治和经济统治结合在一起,对农奴实行野蛮残酷的压榨。他们的领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选择最好的田地作为“养印田”或“荫免田”;另一部分土地则“计口给民”,分配给其管辖下的农奴耕种,将他们束缚在这块土地上,并征调他们到“养印田”或“荫免田”上劳动,服各种劳役、兵役、差役等。②田子甲,又称马前牌,也就是向土官领取“份地”耕种而专为土官服兵役的农奴。③峒丁,即峒民。也就是向土官领取“份地”耕种的广大农奴群众。④家奴。这是土官从外地掠夺、购买或陪嫁得来的专供其役使和服役的家内奴隶。⑤自由民。以上社会结构情况,反映了宋代壮族领主封建社会初期的森严的封建等级。北宋时期属广南西路邕管羁縻州的广源州,地处边陲。北宋王朝穷于对付北方辽、西夏的战争,无暇南顾。交趾李朝趁北宋王朝的南部边疆松弛之机,强占广源州,掠夺人口,榨取财物。侬智高起兵反抗,在傥犹州(今广西靖西县东部)建立了“大历国”,交趾王李德政又派兵镇压。侬智高多次要求归附北宋,北宋王朝为了避免南方疆场生事,置之不理。侬智高在安德州(今广西靖西县境)建立了“南天国”。皇祐四年(1052),率众攻占邕州城(今广西南宁市),自称“仁惠皇帝”,改国号为“大南国”,年号启历。接着,挥师沿郁江东下。在10多天之内,连克沿江9个州,进抵广州城下。侬智高的军队也由5000人迅速壮大为50000人。围广州城57日,不下。北宋王朝调遣大军围剿,侬智高率师转回广西,为宋大将狄青败于昆仑关归仁铺。1075年12月,交趾李朝派遣李常杰、宗亶率军突然袭击,入侵钦州(今广西钦州)、廉州(今广西合浦)、和邕州(今广西南宁),屠杀10万余众,掳去大量人口。次年,北宋王朝以郭逵、赵卨率军反击,在壮族人民协助下,打击了交趾李朝的侵略气焰。
  南宋时期,壮族的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冶制铁器已较普遍,使用轮转水车灌溉农田。在平原使用牛耕,在山区已传入汉族的踏犁。纺织业也有了发展,如緂布、綀子已是遐迩闻名的产品,外地外族商人争相购销。这些产品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驰名的壮锦,(见彩图)这时也出现了有地位的壮族文人,如开宝年间的进士覃光佃博学能文;韦旻学识渊博。1104年,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贬谪广西宜山,开馆教学,深得壮族人民的敬仰。


  元代在左江等地屯田,一方面保卫边疆,另一方面从事农耕,修水利,筑堤坝,设闸门,灌溉农田。到了明代,土官(土司)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左、右两江有大小土官衙门49处。土官们利用权势,巧取豪夺农民的土地,然后租给农民耕种。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调查,土官们出租土地的名目繁多,计有:夫役田、挑水田、斟酒田、土兵田、杀鸡田等二、三十种。租佃的农民须按田名负担土官的需求,如有怠慢或违抗,就会遭到鞭笞,甚至杀戮。在明王朝、土官们的残酷压迫剥削下,壮族人民起而反抗。1492~1571年间,韦朝威(银豹生父)、韦朝猛(银豹从父)和韦银豹父子先后在古田县(今广西永福县)领导起义,明王朝调遣14万多兵力,镇压了这次起义。韦银豹起义的后期,杨公满率众在府江(今广西桂江下游)起义抗明。同时,柳江、黔江、西江一带又爆发了“刬马军”的斗争。明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侵扰中国东南沿海,明廷调遣英勇善战的壮族俍兵数千人,在田州土官岑猛之妻瓦氏夫人的率领下,奔赴江苏、浙江前线,与官军密切配合作战,打击了倭寇的进犯,为人们所颂扬。清代,在州、府、县设立了学校,但因剥削沉重,生产力低下,劳动人民能就读的寥寥无几。土官们大量占有土地,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使社会经济枯竭,中央王朝也难以调遣他们。明代初年开始,进行了“改土归流”,但土官们尽力反抗。于是便出现了土官流官并存,土官掌实权,流官虚设的局面,或废流官,恢复土官。这种反复,使“改土归流”进展缓慢,拖延至1929年才算完成。“改土归流”的逐步推行,改变了封建领主制的土地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解放了生产力,使原土司统治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新的发展。
  反帝反封建斗争  1840年鸦片战争后,壮族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首先派遣传教士进入壮族地区。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A.夏普德莱纳)等潜入广西西林县进行侵略活动,于1856年被壮族人民捕杀,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西林教案”。接着,法国殖民者先侵入越南,进而侵入中国西南部,壮族地区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1887年后,龙州、桔州、南宁先后被开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将商品输入壮族地区,一方面掠夺原料和劳力,加上封建官吏、土豪的盘剥,使广大壮族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100多年来,壮族人民举行了连绵不断的起义。1846年梁亚发等人领导了浔江、柳江的农民起义;1847年,湘桂边境爆发了雷在浩等人领导的壮、汉、苗、瑶、侗等族人民大起义;1848年,在思恩、平乐等地爆发了天地会起义;同年,在横县又爆发了农民起义。1844年,洪秀全、冯云山从广东到广西贵县、桂平县进行革命活动,得到壮族人民的支持和帮助。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数千名壮族人民参加了起义队伍,并随军北伐,成为太平天国和太平军的基本骨干,其中萧朝贵、韦昌辉、谭绍光等成为太平军的著名将领。1852年,李文彩率众于横县起义,转战于南宁、百色一带。石达开回师广西后,李文彩又率众与石达开配合战斗。1854年,陈开在广东佛山镇起义,翌年转入广西浔州(今广西桂平县)建立了“大成国”。何晚和黄鼎凤、李文彩率领的壮族农民起义军加入“大成国”,在北至宜山、桂林,西至宾州(今广西宾阳县),南至南宁,东至梧州的广大地带活动,并与上林县李锦贵领导的壮族农民起义队伍配合作战。1852年,吴凌云在新宁州(今广西扶绥县)率众起义,随后又吸收了数支农民起义队伍,一时声势大振,左、右两江的广大地区为他们所掌握。1861年于太平府(今广西崇左县)建立了“延陵国”,吴凌云为“延凌王”。这时期,壮族农民起义迭起,广大壮族地区为起义军控制,清朝统治者疲于奔命,捉襟见肘。但由于起义军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其他一些原因,被清军各个击破,先后失败。
      


  法国殖民者侵占越南,派出传教士、探险队窥视中国边疆。壮族人民多居住在中越边境。吴凌云在抗清战斗中牺牲,其子吴亚终继承父志,坚持战斗,仅4年又告失败。其间,刘永福率众加入吴亚终农民起义队伍,后在归顺(今广西靖西县)组成“黑旗军”,部众多为中越边境各县的壮族子弟,得力部将吴凤典、黄守忠也是壮族。由于清军的追围,黑旗军被迫转入越南,移师滇越边境重镇保胜(今越南老街)一带驻扎。黑旗军英勇善战已广为越南人民所知。这时,法国殖民军进占越南河内,越南阮氏朝廷邀黑旗军助战。刘永福便率黑旗健儿奔赴前线。1883年5月19日,在河内城以西2里处的纸桥与法军展开激烈战斗,击毙法军司令韦鹥、上校李威利及以下官兵2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黑旗军将领杨著恩在战斗中壮烈献身。这一仗震动中、越、法朝野,鼓舞了中越人民的抗法士气。在此后的历次战斗中又取得一些胜利。越南朝廷为表彰刘永福的战功,授“三宣提督义良男爵”称号。黑旗军为扩充兵源,派员回到中国壮族地区招募士卒。与此同时,爱国将领冯子材率领的壮、汉族抗法部队,于1885年3月23日在镇南关(今友谊关)与法军决战,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后来清政府向法国政府妥协,清朝廷软硬兼施,迫使黑旗军回国,但有一些坚持留在越南,与越南人民坚持抗法斗争。
  辛亥革命期间,壮族人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壮族王和顺加入同盟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于1907年7月领导钦州壮族农民展开抗捐运动。接着又攻占防城县,发表《告粤省同胞文》等文告。壮族黄明堂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于1907年12月组织了镇南关起义。1911年3月,有不少壮族子弟参加广州起义,在起义中牺牲的七十二烈士中,就有一些是壮族革命志士。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壮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更是风起云涌。1921年壮族韦拔群与其他11位青年,在广西东兰县成立了“改造东兰同志会”(后改称“东兰县公民会”),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次年率领农民清算大地主恶霸,建立农民武装。1924年5月,韦拔群等人进入中国共产党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马列主义和农民运动理论。结业后,韦拔群等回到东兰,成立农民协会,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训农民运动干部,组织农民武装,开展多种形式的斗争。1926年,中共在平南、武宣一带的壮族地区建立了农民协会,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实行“二五”减租。
  1929年6月,邓小平、张云逸等到广西开展革命活动,同年12月11日举行了有名的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政委,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1930年2月1日,中国共产党又发动了龙州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任政委,成立了左江苏维埃政府。左、右江流域的20多个县也相继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不少壮族子弟参加了红七军和红八军。1930年10月,红七军和红八军奉命北上,转赴江西中央苏区。二十一师师长韦拔群留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1932年被叛徒杀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又先后在桂北、柳北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和游击队,打击日本侵略者。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蓬勃发展。在右江东兰、凤山老革命根据地,掀起反“三征”的群众斗争。在桂中、桂南、桂中南、柳北、桂北、左江、云南文山地区先后举行武装起义,建立游击队、武工队。中共还领导了学生运动。武装斗争和地下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全国解放战争,协助解放军于1949年底解放了整个壮族地区。
  文化艺术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 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 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见彩图)。内容有请歌、求歌、 激歌、对歌、 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见彩图)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这期间,各家各户吃五色糯米饭。云南文山一带还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会。过去,壮族一年种一造水稻,三月初三是备耕时间,歌圩就是为春耕农忙做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吃五色饭、五色蛋,是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宋代有扁担舞、采茶舞、捞虾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刚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这些舞蹈流传至今。在汉族戏剧的影响下,大约在清代,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师公戏、木偶戏;另一种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歌舞剧。壮剧又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带的“北路壮剧”,是在滇戏的影响下,于民间说唱曲艺“板凳戏”的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滇戏的唱腔,伴奏的乐器有壮族的马骨胡、葫芦胡、 木叶和汉族的笛子、 三弦、二胡。流行于靖西、德保一带的“南路壮剧”,是在马隘土戏的基础上,受邕剧影响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戏曲形式,伴奏乐器除本民族的马骨胡、葫芦胡外,还采用了邕剧的文锣、武锣、大钹、小钹、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
  古代壮族先民在今广西宁明、 龙州、凭祥、 崇左、扶绥五县市境内的断崖陡壁上,绘制了众多的崖壁画,仅在明江、左江沿岸连绵 200多公里的地段上就有60多处。画面有人形、兽形和圆形图案等,人物画像最多。人形多为正面绘制的蹲式,有的斜挂腰刀,有的在平伸的手下方、曲腿的上方有圆环。另一种是侧面绘制的双腿弯曲式,双手向面部前方斜伸,并有圆环。宁明县明江畔花山崖壁画(见彩图)绘制集中、典型,其中一陡壁上绘制有1300多个人物形象,大的有约1.5米高,小的仅50至60厘米。此外,还有似狗的形象。笔画古朴粗犷,给观众一种热烈欢乐的感觉。壁画多在河流急弯险滩岸边陡壁中间,离江面30至40米以上,要攀登上去绘画是十分困难的。壁画的绘制年代、画面表现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登高绘制以及使用的绘画工具、原料等问题,还在深入研究中。


  壮族铸造和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迄今,在壮族地区的绝大多数县份已发掘出不同时期的铜鼓。铜鼓的类型很多,大小不一。鼓面圆平,鼓身中空无底,装饰着各种图案花纹。在历史上,铜鼓既是乐器,也是权力和富有的象征。从冶炼技术和造型艺术来看,在广西田东县锅盖岭出土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贵县、西林县出土的属西汉时期的铜鼓,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见彩图)


  壮锦是壮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它用棉纱和五色丝绒织成,花纹图案别致,结实耐用。壮锦的生产,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代已有记载。到了清代,壮锦生产已遍及壮族地区,成为壮族人民的被服所需和市场的畅销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壮锦得到新的发展,花纹图案不断创新,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如壁挂、台布、坐垫、沙发布、窗帘等。现在广西靖西、宾阳等地生产的壮锦,畅销国内外。
  风俗习惯  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是自由的。富有人家纳妾,劳苦人民是一夫一妻(见一夫一妻制家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后来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遭到严禁,违者会被处死。现在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壮族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的居民住“干栏”(又称“麻栏”),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和堆放杂物。近二、三十年来,这种建筑形式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


  壮族服装各地不一,广西西北部,老年壮族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喜戴银首饰;广西西南部龙州、凭祥一带的妇女,着无领、左衽的黑色上衣,包方块形状的黑帕,穿黑色宽脚裤子。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多是自织的土布,现多用机织布。过去有文身习俗,现已改变。
  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主食是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粉、糕。妇女有嚼槟榔(也称吃蒌)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时,榔槟是必需赠送的礼物。
  壮族除祭祀祖先外,还有自然崇拜(见原始宗教),如祭祀山神、水神、土地神、灶神、太阳神等。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以来,一批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发展教徒,但影响不大。
  建国后的新变化  1952年12月9日,在广西省西部壮族聚居区建立了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改称自治州),辖41个县。1958年3月15日,在广西省的辖境范围内建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撤销了桂西壮族自治州建制。同年4月1日,建立了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了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壮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得以实现。各级党政部门,都有一定数量的壮族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现有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干部119682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席全国六届人大的86名代表中,壮族代表有41名,占47.7%;出席自治区六届人大的壮族代表347名,占代表总数974名的35.6%。建国后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特别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农、林、牧、副、渔五业蓬勃发展。全自治区已建成蓄、引、提水工程30多万处,有效灌溉面积2320万亩,比建国前增长4.5倍,为农业持续稳产高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83年,全区粮食总产量272.6亿斤,比1978年的 216.46亿斤增长26%;1983年,广西的主要经济作物甘蔗产量为136153担,比1978年增长81%。建国前,壮族地区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建国后,自治区建立了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建筑材料、 纺织、制糖、 造纸、食品等主要工业,地区、县也有了农机、化工等小工业。1983年,轻工业总产值为29亿元,比1978年增长39.8%;冶金工业总产值24664万元,增长9.43%;纺织工业近5年来总产值增长1.5倍,平均每年递增20.8%;机械工业现已有125个企业,包装机械已居全国领先地位,微型汽车已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品种已由9种增加到30多种;电力工业到1983年,全自治区装机容量已达201万千瓦。对外贸易及民族贸易也在迅速发展。目前广西已同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1983年出口总额比1978年增长37.7%;近五年来,全自治区商品零售总额增长23.74%。建国以来,壮族地区的交通运输事业也有显著的发展。郁江、柳江、桂江、红水河及左右江等主要河流均可通轮船或木船;1983年,全区公路总长32529公里,比1950年增长近9倍,绝大多数乡已通了汽车;铁路总长4199公里,通车里程居全国第3位。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保障了山区少数民族的需求。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1983年,广西居民每人平均消费水平达244元,比1978年的143元增长70%。在农村,余粮户日益增多,收入大大提高,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电视机等工业品已成为农民争先购买的热门货。
  建国前,壮族地区缺医少药、传染病流行的状况现已得到根本改变,1983年,全自治区已有医疗卫生机构5874个,卫生技术人员84778人,分别相当于1950年的30倍。县有医院, 乡有卫生院。建国以来, 逐步改变了壮族地区文化落后的面貌,现在广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4.6%,普通中学有学生106.37万,高等院校有学生2.18万;先后恢复和创办了民族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壮文学校、民族师范等院校,目前全自治区高等院校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四分之一。
        


  参考书目
 周去非:《岭外代答》,商务印书馆,上海,1936。
 《壮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南宁,1980。
 黄臧苏:《广西僮族历史和现状》,民族出版社,北京,195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