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遗室诗话
释义 Shiyishi Shihuɑ
《石遗室诗话》(卷名:中国文学)
  近代诗论著作。著者陈衍,号石遗。陈衍写诗话,主要是树立同光体旗帜。早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和同光体诗人沈曾植、郑孝胥同客武昌时,经常论诗,曾植要他“记所言为诗话”,但他没有动笔。1912年,客居北京,梁启超编《庸言杂志》,约他每月写诗话 1卷。到1914年《庸言》停刊,诗话仅发表13卷,坊间据以石印流传。次年,李宣龚约他为《东方杂志》续写诗话,也是月写 1卷,至18卷而止。192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32卷本,是他删改合并旧稿且续增新稿而成。以后,他又续写,一小部分曾发表于《青鹤杂志》。1935年无锡国学专门学校为刊行《续编》6卷,流布未广。


  这部诗话记载了同光体诗派的来由及武昌说诗、涛园说诗等活动;提出了陈衍诗论的观点和主张,如强调学古要“体会渊微”,“作诗是自家意思,自家言说”,反对“甚嚣尘上之不可以娱独坐”,标举“开元、元和、元祐”的“三元”之说,认为“宋人皆推本唐人诗法,力破余地”,区分道光以来宋诗流派的两种风格趋向;阐述了前人的诗歌理论,如论梅尧臣、姜夔、严羽、方回、钟惺、谭元春、宋大樽等的诗论;评述了前人注诗的得失,如论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陈沆《诗比兴笺》等;也论述了他关于写诗艺术的各种见解,如论谢(灵运)、杜(甫)、柳(宗元)诗的制题,论结构,论历代写景佳句,论杜(甫)、韩(愈)七绝特色,论宋人绝句等;对古代到道光、咸丰以前诗人,有许多专评,如其中大量评论杜甫、陆游诗,又如王安石、钟惺、谭元春、王士禛、宋湘、钱载、王又曾、祁巂藻、程恩泽、陈沆、郑珍以及闽诗的前辈作家,各占有一定的篇幅。但这部诗话的主要特点在论同时代诗人,重点在同光体诗派的各重要作家,如陈三立、沈曾植、郑孝胥、袁昶、林旭、陈书、陈宝琛、叶大庄、沈瑜庆、何振岱、俞明震、陈曾寿、夏敬观、李宣龚、胡朝梁等,评介很详。此外各派代表作家,如王闿运、李慈铭、张之洞、张佩纶、易顺鼎、樊增祥、李希圣、曹元忠、冒广生、宝廷、梁鼎芬、赵熙、罗惇曧以及诗界革命的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都评论到。书中阐说主要着重在艺术方面,但也有涉及政治内容的,如林寿图的《忆昔行》、《高将军歌》、《馈粮叹》,吴观礼的《冢妇篇》、《小姑叹》、《天孙机》、《邻家女》,沈瑜庆《怀军门朱洪章》,黄遵宪感时的律诗等,都属于诗史性质的作品。论诗以外,还有一部分论词的。《续编》补充论述了前编所未提出的古代诗论钟嵘《诗品》,近代重要作家,如金天翮、许承尧、杨圻、靳志等以及其他作家作品。
  在32卷本出版以前,1923年,陈衍选辑的《近代诗钞》24册已出版,所选作家作品,超出《诗话》五、六倍。在各家小传之后,也列有《石遗室诗话》,体例是仿照朱彝尊《明诗综》的《静志居诗话》、王昶《湖海诗传》的《蒲褐山房诗话》。其中所列《诗话》各条,有与32卷本内容相同的,也有的是32卷本没有的。如果把它辑录出来,可以补足《石遗室诗话》的缺遗。32卷本、6 卷本,编成在《近代诗钞》以后,所以有一些作家作品,未及收入《近代诗钞》,特别是《续编》中所论及的若干重要作家。但《近代诗钞》所评选到的若干近代著名作家,如姚燮、朱琦、鲁一同、邓辅纶、高心夔、江湜、金和、曾广钧、刘光第,《诗话》却没有论述到。因此,两书有互相补充的作用。至于近代赣派的华焯、王瀣、王易、王浩、胡光炜,秀水派的金蓉镜等,两书都没有论及,其他近代重要作家如丘逢甲,重要作品如樊增祥的《彩云曲》、《后彩云曲》,王国维的《圆明园词》,金兆蕃的《宫井篇》等,也都没有论及。
  《石遗室诗话》是空前的大型诗话,在近代旧体诗的复古流派方面,起有一定作用,它代表了同光体诗人的意见,为近代诗歌史的研究者,提供了较丰富的材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8:07